云岭水,南北自分流。
触目澜翻飞雪浪,赴溪盘屈转琼钩。
呜咽不胜愁。
归去客,征骑远闽州。
路入江南春信未,日行北陆冷光浮。
还揽旧貂裘。
李纲(一○八三~一一四○),字伯纪,号梁谿居士,邵武(今属福建)人,自其祖始居无锡(今属江苏)。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因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因言事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七年,爲太常少卿。钦宗即位,除兵部侍郎,爲行营参谋官,力主抗金,以姚平仲兵败罢。寻復尚书右丞,充京城四壁守御使,除知枢密院事。后因反对和议,落职提举亳州明道宫,建昌军安置,再谪宁江。金兵再至,除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纲行次长沙受命,率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而而开封已陷。高宗即位,拜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因反对避地东南,落职居鄂州。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观文殿学士、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未几罢提举西京崇福宫。五年,疏奏攻战、守备、措置、绥怀之策,除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九年,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大使,力辞。十年卒,年五十八。赠少师。謚忠定。纲爲着名抗金志士,将领如宗泽、韩世忠或得其扶掖,或在其麾下。有《梁谿集》一百八十卷。本集附有行状及年谱多种,《宋史》卷三五八、三五九有传。 李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二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清初《梁谿先生文集》(五十卷,简称蓝格本,藏上海华东师大图书馆)、道光十四年刊本(简称道光本、藏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宋刻残本(存诗二卷,简称残宋本,藏上海图书馆),参校明崇祯刻、左光先等辑《宋李忠定公奏议选》(简称左选,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安政六年刻、赖襄选《李忠定公集钞》。诗集外散见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望江南》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江南风光的壮丽景象。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云岭水,南北自分流。
山中的云雾弥漫,江水从山脉中分流,形成南北两股水流。
触目澜翻飞雪浪,赴溪盘屈转琼钩。
眼前的江水波澜起伏,像飞舞的雪浪,蜿蜒流动如美玉钩。
呜咽不胜愁。
江水发出悲鸣之声,流淌的悲愁无法抑制。
归去客,征骑远闽州。
思念归乡的旅客,骑着马匹向远方的闽州进发。
路入江南春信未,日行北陆冷光浮。
沿着路向江南前进,春天的气息尚未传来,每天行走在北方的荒芜之地,寒光照耀。
还揽旧貂裘。
回到家乡后重新穿上旧的貂裘。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风光,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以婉转的笔触描绘了云雾弥漫的山中,江水分流的景象。江水波澜起伏,宛如飞舞的雪浪,给人以壮丽的视觉感受。诗中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呜咽的江水折射出诗人无法抑制的愁绪。诗的结尾,诗人回到故乡,揽起旧的貂裘,表现出对家乡的眷恋和归属感。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江南风光的壮丽和诗人的情感。它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又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使人产生对家乡的向往之情。
既是文章可得闻,不应此外尚云云。如何夫子言天道,肯把文章两处分。
勿谓夷邦陋,深行亦或嘉。林空闻落叶,涧浅度枯槎。蓐食能支午,劳歌不致嗟。道边惟驿舍,山后有人家。
昨夜西风烂漫秋,今朝东岸独垂钩。紫袍不识衰衣客,曾对君王十二旒。
万里长江白,半规斜日黄。焦山浑欲到,宛在水中央。
已到平生未到山,朝来白水涨田间。要须乐事成三绝,更倩诗翁露一斑。
禁中前欲唤公归,读轼文章每叹奇。玉节不烦熬雪海,金芝元合产铜池。愈郊各洗饥寒语,甫白曾为汗漫期。上尽青云记回首,某丘某水钓游时。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