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江城子》

晓来江口转南风。
静烟空。
整云蓬。
满眼高帆,隐映画图中。
呕轧数声离岸舻,云暗淡,雪溟濛。
扁舟归去五湖东。
狎樵童。
侣渔翁。
不管人间,荣辱与穷通。
试作五噫歌汉室,从隐遁,作梁鸿。

作者介绍

李纲(一○八三~一一四○),字伯纪,号梁谿居士,邵武(今属福建)人,自其祖始居无锡(今属江苏)。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因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因言事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七年,爲太常少卿。钦宗即位,除兵部侍郎,爲行营参谋官,力主抗金,以姚平仲兵败罢。寻復尚书右丞,充京城四壁守御使,除知枢密院事。后因反对和议,落职提举亳州明道宫,建昌军安置,再谪宁江。金兵再至,除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纲行次长沙受命,率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而而开封已陷。高宗即位,拜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因反对避地东南,落职居鄂州。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观文殿学士、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未几罢提举西京崇福宫。五年,疏奏攻战、守备、措置、绥怀之策,除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九年,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大使,力辞。十年卒,年五十八。赠少师。謚忠定。纲爲着名抗金志士,将领如宗泽、韩世忠或得其扶掖,或在其麾下。有《梁谿集》一百八十卷。本集附有行状及年谱多种,《宋史》卷三五八、三五九有传。 李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二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清初《梁谿先生文集》(五十卷,简称蓝格本,藏上海华东师大图书馆)、道光十四年刊本(简称道光本、藏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宋刻残本(存诗二卷,简称残宋本,藏上海图书馆),参校明崇祯刻、左光先等辑《宋李忠定公奏议选》(简称左选,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安政六年刻、赖襄选《李忠定公集钞》。诗集外散见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江城子》是宋代李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晨江口转了南风,
静谧的烟雾漫无边。
整片云朵如蓬般蓬勃,
眼前满是高高的帆,
隐约映照画中的图景。
几声船桨摩擦着离开岸边的船,
云暗淡了,雪雾蒙蒙。
小舟归去五湖东边。
与调皮的樵童嬉闹,
与渔翁作伴。
不理会人间的荣耀与困苦。
试着谱写五噫之歌,
颂扬汉室的兴衰,
效仿隐遁的梁鸿。

诗意:
这首诗词以江城为背景,描绘了清晨江口的景色和一位诗人的心境。江口的景色宁静而美丽,云雾缭绕,帆船在江面上隐约可见。诗人观察着离岸的船只,暗示着离别的情感和生活的变迁。他不再关心人世间的荣辱与贫富,而是选择隐退,追寻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最后,他以五噫之歌,表达对汉室的赞美,并以梁鸿的隐逸为榜样。

赏析:
《江城子》通过对江口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南风、静烟、整云蓬、高帆等,展现出江口清晨的美丽景色。诗人使用了对比手法,将江口的宁静与人间的荣耀与困苦相对照,强调了隐退的选择和超脱尘世的心境。

诗中的五噫之歌表达了诗人对汉室的思念和赞美,同时也抒发了对时代兴衰的忧虑。梁鸿是隐逸的象征,诗人以其为典范,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总之,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李纲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隐逸情怀和对时代变迁的思考。

  • 《次韵马中玉春日偶成》

    京都久客忆归频,准拟江南看早春。多病余生万事已,起惊芳意一番新。东湖水满鱼应乐,南浦波明柳自匀。玉脸芙蕖容易得,要须叮嘱养花人。

  •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 《陇右送韦三还京》

    春风起东道,握手望京关。柳色从乡至,莺声送客还。嘶骖顾近驿,归路出他山。举目情难尽,羁离失志间。

  • 《鹦鹉》

    翠毛丹觜乍教时,终日无寥似忆归。近来偷解人言语,乱向金笼说是非。

  • 《怨三三(登姑熟堂寄旧迹,用贺方回韵)》

    清溪一派泻揉蓝。岸草毵毵。记得黄鹂语画檐。唤狂里、醉重三。春风不动垂帘。似三五、初圆素蟾。镇泪眼廉纤。何时歌舞,再和池南。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