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下,蓑笠老江湖。
”今蒙恩北归当践斯言,因作渔父四时词以道意,调寄望江南
云棹远,南浦绿波春。
日暖风和初解冻,饵香竿袅好垂纶。
一钓得金鳞。
风乍起,吹皱碧渊沦。
红脍斫来龙更美,白醪酤得旨兼醇。
一醉武陵人。
李纲(一○八三~一一四○),字伯纪,号梁谿居士,邵武(今属福建)人,自其祖始居无锡(今属江苏)。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因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因言事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七年,爲太常少卿。钦宗即位,除兵部侍郎,爲行营参谋官,力主抗金,以姚平仲兵败罢。寻復尚书右丞,充京城四壁守御使,除知枢密院事。后因反对和议,落职提举亳州明道宫,建昌军安置,再谪宁江。金兵再至,除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纲行次长沙受命,率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而而开封已陷。高宗即位,拜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因反对避地东南,落职居鄂州。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观文殿学士、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未几罢提举西京崇福宫。五年,疏奏攻战、守备、措置、绥怀之策,除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九年,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大使,力辞。十年卒,年五十八。赠少师。謚忠定。纲爲着名抗金志士,将领如宗泽、韩世忠或得其扶掖,或在其麾下。有《梁谿集》一百八十卷。本集附有行状及年谱多种,《宋史》卷三五八、三五九有传。 李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二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清初《梁谿先生文集》(五十卷,简称蓝格本,藏上海华东师大图书馆)、道光十四年刊本(简称道光本、藏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宋刻残本(存诗二卷,简称残宋本,藏上海图书馆),参校明崇祯刻、左光先等辑《宋李忠定公奏议选》(简称左选,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安政六年刻、赖襄选《李忠定公集钞》。诗集外散见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望江南》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纲。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日下,蓑笠老江湖。
今蒙恩北归当践斯言,
因作渔父四时词以道意,
调寄望江南云棹远,
南浦绿波春。
日暖风和初解冻,
饵香竿袅好垂纶。
一钓得金鳞。
风乍起,吹皱碧渊沦。
红脍斫来龙更美,
白醪酤得旨兼醇。
一醉武陵人。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老渔夫在江湖间度过日落的情景。诗人李纲感激地说,如今蒙受恩宠能够北归,必将履行自己的诺言。他以渔父的四时之辞来表达自己的心境,用调寄《望江南》的曲调,远望江南的云帆,看到南浦上泛着绿色波浪的春天。
随着阳光的温暖和初春解冻,他享受着渔具上飘散着香味的饵料,垂钓竿优雅地垂下。一次钓鱼,他得到了一条金色的鳞片。突然起风,吹起碧色湖泊的涟漪。红色的肉片斩来,更增添了龙肴的美味,白色的醪酒酿得浓郁而醇美。他陶醉其中,如同武陵山的人们一样。
赏析:
《望江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渔夫在江湖间的闲适生活。诗人通过渔父的形象,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激和对生活的满足。诗中以渔夫垂钓的情景为线索,展示了江南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同时也借此抒发了诗人对江南乡愁的思念之情。
诗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写,比如描述太阳下山时的景象、江湖波浪的起伏、风起时湖面的变化等,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渔夫的体验。通过对食物的描绘,诗人展示了江湖间的丰收和美味,传递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整首诗词以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和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渔父的角色,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了对家乡的思念。这首诗词以其质朴、自然的笔触,展现了宋代文人对江南的热爱和渴望,具有浓厚的田园情怀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既是文章可得闻,不应此外尚云云。如何夫子言天道,肯把文章两处分。
勿谓夷邦陋,深行亦或嘉。林空闻落叶,涧浅度枯槎。蓐食能支午,劳歌不致嗟。道边惟驿舍,山后有人家。
昨夜西风烂漫秋,今朝东岸独垂钩。紫袍不识衰衣客,曾对君王十二旒。
万里长江白,半规斜日黄。焦山浑欲到,宛在水中央。
已到平生未到山,朝来白水涨田间。要须乐事成三绝,更倩诗翁露一斑。
禁中前欲唤公归,读轼文章每叹奇。玉节不烦熬雪海,金芝元合产铜池。愈郊各洗饥寒语,甫白曾为汗漫期。上尽青云记回首,某丘某水钓游时。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