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天云海无涯,径从一叶舟中渡。
天容海色,浪平风稳,何尝有飓。
鳞甲千山,笙镛群籁,了无遮护。
笑读君佳阕,追寻往事,须信道、忘来去。
闻说钓鲸公子,为才名、鹗书交举。
高怀淡泊,柏台兰省,留连莫住。
万里闽山,不从海道,寄声何处。
怅七年契阔,无因握手,与开怀语。
李纲(一○八三~一一四○),字伯纪,号梁谿居士,邵武(今属福建)人,自其祖始居无锡(今属江苏)。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因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因言事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七年,爲太常少卿。钦宗即位,除兵部侍郎,爲行营参谋官,力主抗金,以姚平仲兵败罢。寻復尚书右丞,充京城四壁守御使,除知枢密院事。后因反对和议,落职提举亳州明道宫,建昌军安置,再谪宁江。金兵再至,除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纲行次长沙受命,率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而而开封已陷。高宗即位,拜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因反对避地东南,落职居鄂州。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观文殿学士、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未几罢提举西京崇福宫。五年,疏奏攻战、守备、措置、绥怀之策,除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九年,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大使,力辞。十年卒,年五十八。赠少师。謚忠定。纲爲着名抗金志士,将领如宗泽、韩世忠或得其扶掖,或在其麾下。有《梁谿集》一百八十卷。本集附有行状及年谱多种,《宋史》卷三五八、三五九有传。 李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二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清初《梁谿先生文集》(五十卷,简称蓝格本,藏上海华东师大图书馆)、道光十四年刊本(简称道光本、藏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宋刻残本(存诗二卷,简称残宋本,藏上海图书馆),参校明崇祯刻、左光先等辑《宋李忠定公奏议选》(简称左选,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安政六年刻、赖襄选《李忠定公集钞》。诗集外散见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水龙吟(次韵任世初送林商叟海道还闽中)》是宋代李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际天云海无涯,
径从一叶舟中渡。
天容海色,
浪平风稳,
何尝有飓。
鳞甲千山,
笙镛群籁,
了无遮护。
笑读君佳阕,
追寻往事,
须信道、忘来去。
闻说钓鲸公子,
为才名、鹗书交举。
高怀淡泊,
柏台兰省,
留连莫住。
万里闽山,
不从海道,
寄声何处。
怅七年契阔,
无因握手,
与开怀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述海上的景色和情感为主题。诗人乘坐一叶小舟,穿越辽阔的天空和无边的海洋。天空广袤,海洋宽广,波浪平静,风也温和,没有任何风暴。诗中描绘了海上的壮丽景观,如千山之鳞甲、笙镛群鸣,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宏伟。
诗人在船上欣赏风景,读着朋友所赠送的佳作,回忆起过去的往事。他告诉读者要相信道理,忘记过去的种种纷扰。诗中提到了一个叫做"钓鲸公子"的人,他以才名和鹗书(指文采斐然的书信)而受人赞扬。诗人赞叹他的高尚情怀和淡泊的心境,他的居所被形容为柏台和兰省(柏台指高台,兰省指有兰花的地方),显示了他超脱尘俗的态度。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怅然感慨七年的离别和分隔,无法和友人握手,畅所欲言。他把思念之情寄托在万里之外的闽山,不知道声音将传到何处。
整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海上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同时通过对友情、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追求高尚人生境界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既是文章可得闻,不应此外尚云云。如何夫子言天道,肯把文章两处分。
勿谓夷邦陋,深行亦或嘉。林空闻落叶,涧浅度枯槎。蓐食能支午,劳歌不致嗟。道边惟驿舍,山后有人家。
昨夜西风烂漫秋,今朝东岸独垂钩。紫袍不识衰衣客,曾对君王十二旒。
万里长江白,半规斜日黄。焦山浑欲到,宛在水中央。
已到平生未到山,朝来白水涨田间。要须乐事成三绝,更倩诗翁露一斑。
禁中前欲唤公归,读轼文章每叹奇。玉节不烦熬雪海,金芝元合产铜池。愈郊各洗饥寒语,甫白曾为汗漫期。上尽青云记回首,某丘某水钓游时。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