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落烬灯,银砾鸣窗雪。
夜深微漏断,行人绝。
风扉不定,竹圃琅玕折。
玉人新间阔。
著甚情悰,更当恁地时节。
无言欹枕,帐底流清血。
愁如春后絮,来相接。
知他那里,争信人心切。
除共天公说。
不成也还,似伊无个分别。
周邦彦(一○五六~一一二一),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神宗元丰六年(一○八三),献《汴都赋》,七年,爲太学正(《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四)。出爲庐州教授。哲宗元祐八年(一○九三),知溧水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还爲国子监主簿。元符元年(一○九八),除正字(《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九九)。徽宗即位,爲校书郎,迁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直龙图阁知河中府(《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六),未赴。二年,改知隆德府,徙明州,入拜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未几,知顺昌府,徙处州。提举南京鸿庆宫。宣和三年卒,年六十六。周邦彦是宋着名词人,有词集《清真集》二十四卷。另有《清真杂着》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事见《王观堂先生全集·清真先生遗事》。《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咸淳临安志》卷六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周邦彦诗,据《永乐大典》、《岁时广记》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满路花(仙吕)》是宋代周邦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路花落烬灯,银砾鸣窗雪。
夜深微漏断,行人绝。
这一句描绘了满地的花朵已经凋落,烛灯上的火焰也燃尽了,窗外飘落的雪花如银砾般落下,给人一种寂静的感觉。夜深了,微弱的漏水声终于断了,再也听不到行人的脚步声。
风扉不定,竹圃琅玕折。玉人新间阔。
这两句表达了窗户的风扉摇摆不定,竹园里的珍贵竹子也折断了。而与此同时,与玉人新近分别,两人的距离变得更远了。
著甚情悰,更当恁地时节。无言欹枕,帐底流清血。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深情和思念之情。作者在这样的时节,心中的情感更加浓烈。他躺在枕头上,默默地流泪,床帐下流淌着清澈的泪水。
愁如春后絮,来相接。知他那里,争信人心切。
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如同春天飞舞的絮花一样纷纷而来,一直相互交织。作者不知道他所思念的人在何处,但他深信自己的思念会与对方心心相印。
除共天公说。不成也还,似伊无个分别。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上天的祈求。作者希望上天能够解释他们之间的感情,即使不能如愿,他们之间似乎也没有真正的分别。
这首诗词以婉约柔美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思念之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音响和心境交融,将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和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词充满了浓郁的忧伤和怀旧的情感,展示了周邦彦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传达了人们对于爱情的珍视和渴望。
亭亭湘岸竹,炯炯湘波月。其中雪垂垂,一树为谁设。不应皂盖人,於此能忘折。折之寄相思,可以慰分裂。
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翠箔昼重重,寒深雨更浓。碧鲜浮草色,闲淡敛云容。未遣愁欺病,还资静养慵。蹉跎裘褐在,强半负春秾。
千金两吴钩,秋水为銛锋。人血衅其上,宝锷明芙蓉。割鱼千万里,不得屠一龙。屠龙岂不能,惜哉委尘埃。析薪刈青松,弃置良足哀。一旦成销折,不能断青苔。英雄困平世,伊管乃凡才。
我闲日贫缚,子闲数疾缠。闲固不可常,吾观与子然。吾与子嗜学,岂独闲穷年。安安者谁欤,分亦似所偏。
还淳返朴非用智,黄老之术何简易。不衒聪明时俗清,尽使人人怀忠义。密贱得之不下堂,单父得之公私利。无为之道随时化,无为之道随时理。若能可行,则清净矣。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