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叶啼风雨,窗外晓色珑璁。
散水麝,小池东。
乱一岸芙蓉。
蕲州簟展双纹浪,轻帐翠缕如空。
梦念远别、泪痕重。
淡铅脸斜红。
忡忡。
嗟憔悴、新宽带结,羞艳冶、都销镜中。
有蜀纸、堪凭寄恨,等今夜、酒血书词,剪烛亲封。
菖蒲渐老,早晚成花,教见薰风。
周邦彦(一○五六~一一二一),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神宗元丰六年(一○八三),献《汴都赋》,七年,爲太学正(《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四)。出爲庐州教授。哲宗元祐八年(一○九三),知溧水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还爲国子监主簿。元符元年(一○九八),除正字(《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九九)。徽宗即位,爲校书郎,迁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直龙图阁知河中府(《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六),未赴。二年,改知隆德府,徙明州,入拜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未几,知顺昌府,徙处州。提举南京鸿庆宫。宣和三年卒,年六十六。周邦彦是宋着名词人,有词集《清真集》二十四卷。另有《清真杂着》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事见《王观堂先生全集·清真先生遗事》。《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咸淳临安志》卷六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周邦彦诗,据《永乐大典》、《岁时广记》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塞翁吟(大石)》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周邦彦。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暗叶啼风雨,
窗外晓色珑璁。
散水麝,小池东。
乱一岸芙蓉。
在风雨中,深色的叶子隐约哭泣,
窗外的晨曦明亮而纯净。
水中的麝香散发,小池在东边,
芙蓉花在岸边繁乱开放。
蕲州簟展双纹浪,
轻帐翠缕如空。
梦念远别、泪痕重。
淡铅脸斜红。忡忡。
蕲州的竹席铺展开,双纹如波浪般起伏,
轻纱帐幕翠绿如虚空。
梦中思念远方的离别,泪痕重重。
淡妆的脸上微红斜倚。忧愁不已。
嗟憔悴、新宽带结,
羞艳冶、都销镜中。
有蜀纸、堪凭寄恨,
等今夜、酒血书词,剪烛亲封。
悲叹疲惫不堪,新的宽带束起发髻,
害羞的美艳已经销去,只在镜子中存在。
有蜀纸可用来寄托心中的悲愤,
等待今夜,用酒写下血字的诗词,剪烛亲自封装。
菖蒲渐老,早晚成花,
教见薰风。
菖蒲渐渐老去,早晚将会开放成花朵,
让人们在芬芳的风中一睹花开的美景。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离别、思念的情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描述风雨、晨曦、芙蓉花、竹席、梦境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情感。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给人以强烈的感受和想象空间。整首诗词以忧伤的笔调贯穿始终,展现了人生离别和时光流转带来的悲凉和无奈。最后两句描绘了菖蒲花的成长和凋谢,寓意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以及人生中的离合离别。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唤起了读者对人生离别和时光流转的思考和感慨。
淳熙纪号过千龄,玉历今开第五春。北极天高乾象正,东郊风暖物华新。漏添化国融和日,律飨熙台鼓舞人。愿挹沧溟供寿酒,无躬无尽奉严宸。
生灭心尽是寂灭,露柱怀胎底时节。寂灭心起是生灭,石女生儿解言说。用时万象不盈余,休处一真无空缺。藤枯树倒笑呵呵,依旧清风与明月。
我如萍不根,有往而无返。天涯与地角,孰能量近远。故乡无巢归,流落岁时晚。辜负平生心,何由见嵇阮。
陈郎笔势并州剪,十幅生绡秋绿远。老蟾欲作骑鲸游,推堕玉盘波底转。谪仙濡袍窥采石,东坡醉客歌赤壁。两翁已矣爱者谁,我欲扁舟擫长笛。
谀人称好。何似归来早。营五亩,如三岛。深杯江海浅,老眼乾坤小。松竹在,肯教老圃秋容老。方外多真趣,池上宜清晓。随里社,游乡校。逢场皆可乐,得句惟供笑。吾有政,考功不校闲官考。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