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一派泻揉蓝。
岸草毵毵。
记得黄鹂语画檐。
唤狂里、醉重三。
春风不动垂帘。
似三五、初圆素蟾。
镇泪眼廉纤。
何时歌舞,再和池南。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西北)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民国《无棣县志》卷八)。元丰六年(一○八三),曾辟爲祭奠高丽国使书状官(《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一)。哲宗绍圣初苏轼知定州,辟爲管勾机宜文字。四年(一○九七)因折可适兵败事连累,罢原州通判(同上书卷四九一)。后以元祐党籍贬惠州。元符元年(一○九八)召监内香药库,旋因从苏轼辟事勒停(同上书卷五一一)。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又以代作范纯仁遗表忤蔡京,编管太平州,遂居姑熟。久之,徙唐州。官终朝请大夫。有《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李之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姑溪前后集》爲底本。校以明吴氏丛书堂钞本(残存卷五、卷六,简称吴钞,藏北京图书馆),清杨守敬跋明黄汝亨钞本(简称黄钞,藏上海图书馆),清丁丙藏并跋之清研经楼抄本(简称研经楼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咸丰伍崇曜校刊《粤雅堂丛书》本(简称粤本),清宣统吴崶金陵督粮道署校刊本(简称吴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怨三三(登姑熟堂寄旧迹,用贺方回韵)》是宋代诗人李之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解析和赏析:
清溪一派泻揉蓝。
湖岸上的草丛茂密而深绿,
我记得黄鹂鸟在屋檐间歌唱。
呼唤着疯狂的人,热闹的场景。
春风吹动着窗帘,
如同三五月亮初圆时候,洁白如玉的蟾蜍。
眼中充满了泪水,心中纤细而纯洁。
何时才能再次享受歌舞,回到池塘边。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幸福时光的渴望。诗中以清溪、草丛、黄鹂等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春风、窗帘、月亮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意境。
首先,诗中的清溪和湖岸上的草丛形成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自然画面。这里的清溪波光粼粼,草丛茂盛,给人一种宁静和美的感觉。黄鹂鸟的歌声在屋檐间回荡,为整个景象增添了生动和活力。
其次,作者通过描述春风吹动垂下的窗帘,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室内。作者用三五初圆的月亮来比喻窗帘,突显了窗帘的洁白和纯净。这种意象的运用使人产生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最后,诗词末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愿望。眼中充满了泪水,表明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心中纤细而纯洁,显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温柔和纯真。作者希望能够再次享受歌舞,回到曾经的池塘边,重新感受幸福和快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词带给读者一种宁静、美好和温情的感受。同时,诗中对时间和生活的反思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人生意义和内心情感的思考。
菜根惯咬著芒鞋,便是津梁一世材。六月雨行缘底事,一身不惜惜人才。
冲开秋色去,深入万松间。风月无边乐,乾坤几个闲。断云难掩日,急水不流山。树杪忽然响,斜飞过白鹇。
关河谢远游,岁月迫归休。敢恨骥伏枥,但思狐首丘。雪明窗误晓,霜点鬓惊秋。羁旅饶愁思,谁怜季子裘?
淮右多良将,吾犹识祝侯。虎生能肉食,豹死有皮留。铁汉为挥涕,冰翁与雪雠。标名忠义传,荣甚复何求。
彤云将欲罢,蝉柳响如秋。雾散九霄近,日程三伏愁。残阳宿雨霁,高浪碎沙沤。袪足余旬后,分襟任自由。
灵踪未遍寻,不觉溪色暝。回头问栖所,稍下杉萝径。岩居更幽绝,涧户相隐映。过此即神宫,虚堂惬云性。四轩尽疏达,一榻何清零。仿佛闻玉笙,鼓铿动凉磬。风凝古松粒,露压修荷柄。万籁既无声,澄明但心听。希微辨真语,若授虚皇命。尺宅按来平,华池漱馀净。频窥宿羽丽,三吸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