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千秋岁(咏畴昔胜会和人韵,后篇喜其归)》

深帘静昼。
绰约闺房秀。
鲜衣楚制非文绣。
凝脂肤理腻,削玉腰围瘦。
闲舞袖。
回身昵语凭肩久。
眉压横波皱。
歌断青青柳。
钗遽擘,壶频叩。
鬓凄清镜雪,泪涨芳樽酒。
难再偶。
沈沈梦峡云归后。

作者介绍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西北)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民国《无棣县志》卷八)。元丰六年(一○八三),曾辟爲祭奠高丽国使书状官(《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一)。哲宗绍圣初苏轼知定州,辟爲管勾机宜文字。四年(一○九七)因折可适兵败事连累,罢原州通判(同上书卷四九一)。后以元祐党籍贬惠州。元符元年(一○九八)召监内香药库,旋因从苏轼辟事勒停(同上书卷五一一)。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又以代作范纯仁遗表忤蔡京,编管太平州,遂居姑熟。久之,徙唐州。官终朝请大夫。有《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李之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姑溪前后集》爲底本。校以明吴氏丛书堂钞本(残存卷五、卷六,简称吴钞,藏北京图书馆),清杨守敬跋明黄汝亨钞本(简称黄钞,藏上海图书馆),清丁丙藏并跋之清研经楼抄本(简称研经楼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咸丰伍崇曜校刊《粤雅堂丛书》本(简称粤本),清宣统吴崶金陵督粮道署校刊本(简称吴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千秋岁(咏畴昔胜会和人韵,后篇喜其归)》

深帘静昼。
绰约闺房秀。
鲜衣楚制非文绣。
凝脂肤理腻,削玉腰围瘦。
闲舞袖。
回身昵语凭肩久。
眉压横波皱。
歌断青青柳。
钗遽擘,壶频叩。
鬓凄清镜雪,泪涨芳樽酒。
难再偶。
沈沈梦峡云归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深闺中少女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她的美丽和娇柔。整首诗以描写女子的容貌和情感为主线,融入了对时光流转和离别的感慨。

诗中描写了她穿着华丽的楚式鲜衣,不同于普通的文绣。她的肌肤光滑细腻,腰身修长苗条,轻舞时袖袍飘动,与伴侣亲密交谈。她的眉头微微皱起,歌声在青青柳树的掩映下中断。

诗中还描绘了一种忧伤的氛围。她的钗子突然断裂,她频频敲击壶盖,似乎是为了掩盖内心的痛苦。她的发鬓宛如清晨的霜雪,泪水如潮涌起,酒杯中的芳香也将难以再次享受。

最后两句"沈沈梦峡云归后"表达了女子身世的离散和对过去的怀念。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和内心的痛苦,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离别的无奈。

这首诗词通过对女子的描写,以及隐含的情感和意象,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女性美丽和离别的感慨,同时也呈现出一种对时光流转和生命无常的思考。

  •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

    亭亭湘岸竹,炯炯湘波月。其中雪垂垂,一树为谁设。不应皂盖人,於此能忘折。折之寄相思,可以慰分裂。

  • 《下第》

    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 《暮春斋居》

    翠箔昼重重,寒深雨更浓。碧鲜浮草色,闲淡敛云容。未遣愁欺病,还资静养慵。蹉跎裘褐在,强半负春秾。

  • 《古意四首(以下《金昌集》)》

    千金两吴钩,秋水为銛锋。人血衅其上,宝锷明芙蓉。割鱼千万里,不得屠一龙。屠龙岂不能,惜哉委尘埃。析薪刈青松,弃置良足哀。一旦成销折,不能断青苔。英雄困平世,伊管乃凡才。

  • 《闲咏寄呈次道》

    我闲日贫缚,子闲数疾缠。闲固不可常,吾观与子然。吾与子嗜学,岂独闲穷年。安安者谁欤,分亦似所偏。

  • 《缘识》

    还淳返朴非用智,黄老之术何简易。不衒聪明时俗清,尽使人人怀忠义。密贱得之不下堂,单父得之公私利。无为之道随时化,无为之道随时理。若能可行,则清净矣。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