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满池塘。
点水蜻蜓避燕忙。
杏子压枝黄半熟,邻墙。
风送花花几阵香。
角簟衬牙床。
汗透鲛绡昼影长。
点滴芭蕉疏雨过,微凉。
画角悠悠送夕阳。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西北)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民国《无棣县志》卷八)。元丰六年(一○八三),曾辟爲祭奠高丽国使书状官(《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一)。哲宗绍圣初苏轼知定州,辟爲管勾机宜文字。四年(一○九七)因折可适兵败事连累,罢原州通判(同上书卷四九一)。后以元祐党籍贬惠州。元符元年(一○九八)召监内香药库,旋因从苏轼辟事勒停(同上书卷五一一)。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又以代作范纯仁遗表忤蔡京,编管太平州,遂居姑熟。久之,徙唐州。官终朝请大夫。有《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李之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姑溪前后集》爲底本。校以明吴氏丛书堂钞本(残存卷五、卷六,简称吴钞,藏北京图书馆),清杨守敬跋明黄汝亨钞本(简称黄钞,藏上海图书馆),清丁丙藏并跋之清研经楼抄本(简称研经楼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咸丰伍崇曜校刊《粤雅堂丛书》本(简称粤本),清宣统吴崶金陵督粮道署校刊本(简称吴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南乡子(夏日作)》是宋代李之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绿水满池塘。
点水蜻蜓避燕忙。
杏子压枝黄半熟,邻墙。
风送花花几阵香。
角簟衬牙床。
汗透鲛绡昼影长。
点滴芭蕉疏雨过,微凉。
画角悠悠送夕阳。
中文译文:
清澈的水充满了池塘。
水面上蜻蜓点水躲避燕子的翻飞。
杏子还未完全成熟,压弯了枝头,靠近邻墙。
微风送来几阵花香。
锦簟铺在牙床上。
汗水透过质地轻薄的绡被,白昼的影子变得更长。
滴滴芭蕉叶上雨点稀疏,带来些许凉意。
远处传来画角的声音,悠扬地送走夕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夏日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炎热夏季的生活场景与氛围。诗人以平实的语言表达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和人们的生活琐事。
首先,诗人描绘了一幅池塘绿水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清澈水面的美丽。接着,诗中出现了蜻蜓和燕子,蜻蜓轻轻触水,燕子翻飞穿梭,形成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
然后,诗人通过杏子压弯枝头的描写,展现了夏季果实的生长过程。黄色的半熟杏子压弯了枝头,靠近邻墙,给人以丰收的希望和生机。
接下来,诗人通过风送花香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夏日微风中的芬芳之中,感受到了夏日花香的美好。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以生活琐事为切入点,描写了炎热夏日的生活。角簟衬着牙床,显露出闷热夏天里的生活场景。汗水透过轻薄的绡被,昼影变得更长,展现了夏日的炎热和长暑的煎熬。
最后,诗人通过滴滴芭蕉叶上雨点稀疏的描写,带来了些许凉意,给读者一丝清凉的感觉。远处传来画角的声音,悠扬地送走夕阳,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宁静和温馨。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夏日的景象,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物和人们的生活场景,在炎热的夏季中唤起读者对清凉和宁静的渴望。
亭亭湘岸竹,炯炯湘波月。其中雪垂垂,一树为谁设。不应皂盖人,於此能忘折。折之寄相思,可以慰分裂。
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翠箔昼重重,寒深雨更浓。碧鲜浮草色,闲淡敛云容。未遣愁欺病,还资静养慵。蹉跎裘褐在,强半负春秾。
千金两吴钩,秋水为銛锋。人血衅其上,宝锷明芙蓉。割鱼千万里,不得屠一龙。屠龙岂不能,惜哉委尘埃。析薪刈青松,弃置良足哀。一旦成销折,不能断青苔。英雄困平世,伊管乃凡才。
我闲日贫缚,子闲数疾缠。闲固不可常,吾观与子然。吾与子嗜学,岂独闲穷年。安安者谁欤,分亦似所偏。
还淳返朴非用智,黄老之术何简易。不衒聪明时俗清,尽使人人怀忠义。密贱得之不下堂,单父得之公私利。无为之道随时化,无为之道随时理。若能可行,则清净矣。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