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水开头碧玉条。
能令江汉客魂销。
只应香信是春潮。
戴了又羞缘我老,折来同嗅许谁招。
凭将此意问妖娆。
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西北)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民国《无棣县志》卷八)。元丰六年(一○八三),曾辟爲祭奠高丽国使书状官(《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一)。哲宗绍圣初苏轼知定州,辟爲管勾机宜文字。四年(一○九七)因折可适兵败事连累,罢原州通判(同上书卷四九一)。后以元祐党籍贬惠州。元符元年(一○九八)召监内香药库,旋因从苏轼辟事勒停(同上书卷五一一)。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又以代作范纯仁遗表忤蔡京,编管太平州,遂居姑熟。久之,徙唐州。官终朝请大夫。有《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李之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姑溪前后集》爲底本。校以明吴氏丛书堂钞本(残存卷五、卷六,简称吴钞,藏北京图书馆),清杨守敬跋明黄汝亨钞本(简称黄钞,藏上海图书馆),清丁丙藏并跋之清研经楼抄本(简称研经楼本,藏南京图书馆),清咸丰伍崇曜校刊《粤雅堂丛书》本(简称粤本),清宣统吴崶金陵督粮道署校刊本(简称吴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浣溪沙(梅)》
剪水开头碧玉条。
能令江汉客魂销。
只应香信是春潮。
戴了又羞缘我老,折来同嗅许谁招。
凭将此意问妖娆。
中文译文:
湖水剪下一条碧玉的船首。
它可以使江汉地区的游客心魂消散。
只会是香气传递着春天的潮水。
我戴上它,羞于对别人说我已经老了,折下来与谁一同品味。
让我凭借这个意象向妖娆的女子询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创作的《浣溪沙(梅)》。诗人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抒发了对时光的悲叹和对爱情的追求。
首句“剪水开头碧玉条”描绘了一艘船在湖水上行驶的景象,船首如碧玉一般明亮。接着,诗人用“能令江汉客魂销”表达了梅花的美丽和娇艳,它能够使人心魂消散,暗示了梅花的妖娆之处。
接下来的两句“只应香信是春潮。戴了又羞缘我老,折来同嗅许谁招”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自身年老的感叹。梅花散发的香气如同春天的潮水一般,而诗人佩戴梅花却因自己的年老而感到羞愧。他折下梅花与谁一同品味,表达了他对爱情的期待和追求。
最后两句“凭将此意问妖娆”则是诗人对那位妖娆女子的期待和询问,他希望通过这束梅花传递自己的情意,向她表达自己的追求与爱慕。
整首诗以梅花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爱情的向往。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和爱情的感慨,同时展现了对美丽和追求的热情。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了丰富的情感,给人以思考和联想的空间,体现了宋代诗人的细腻和留白的艺术追求。
落日熔金万顷,晴岚洗剑双锋。紫枢元是黑头公。佳处因君愈重。分得湖光一曲,唤回庐岳千峰。清尊今夜偶然同。早晚商岩有梦。
柳树得春风。一低复一昂。谁能空相忆。独眠度三阳。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入闲易有芳时恨,地胜难招自古魂。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我所思兮,延陵季子,别来九春。笑是非浮论,白衣苍狗,文章定价,秋月华星。独步岷峨,后身坡颍,何必荀家有二仁。中朝里,看叔兮衮斧,伯也丝纶。洛中曾识机云。记玉立堂堂九尺身。叹苕溪渔艇,幽人孤往,雁山马鬣,吊客谁经。宣室厘残,玄都花谢,回首旧游存几人。新腔美,
今年六十六,世寿有延促。无生火炽然,有为薪不续。出谷与归源,一时俱备足。
上书北阙妨何事,笑杀孤寒孟浩然。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