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病如山岳,世医皆拱手。
道病如金锁,师遭锁锁否。
伊昔芙蓉颊,谈经似主涉。
苏合昼氤氲,天花似飞蝶。
觉树垂实,魔辈刺疾。
病也不问,终不皴膝。
春光冉冉,不上尔质。
东风浩浩,谩入尔室。
云何斯人,而有斯疾。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遰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字德隐,俗姓姜氏,兰谿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初为吴越钱镠所重,后谒成汭荆南。汭欲授书法,休曰:须登坛乃授。汭怒,递放之黔。天復中,入益州,王建礼遇之,署号禅月大师,或唿为得得来和尚,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贯休,俗姓姜氏,字德隐,兰谿人。补诗二首。
《问岳禅师疾》是唐代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写了医者不能自愈的病痛,以及向禅师请教病因的心情。
贯休首先将世间的疾病比作高耸如山岳,意指疾病问题不容忽视。世间的医者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只能敬仰他们,皆效法低头拱手。而道上的疾病则如金锁般紧紧束缚着禅师,贯休向禅师请教,但不知道他是否也陷入了疾病的困扰。
贯休接着描写禅师的容貌,以芙蓉花来形容禅师的面颊,表达出禅师温文尔雅、颇有学识的样子。禅师的谈经之姿则如同探索着主涉的波澜壮阔。禅师与苏合一起度过白天,蒙蒙云气弥漫,犹如天花飞舞的蝴蝶。这段描述展示了禅师高尚的境界和潇洒自如的风采。
最后,贯休表达了他对于禅师病苦的不解,以及难解的病痛为何能够降临到这个高人身上的疑问。他抱怨自己夏日的阳光如此温暖,却无法照亮禅师的病体。东风吹拂、春光浩浩,却不能进入禅师所在的屋舍。他对禅师身患病痛的状态感到惋惜和迷惑。
整首诗以景物的描绘来烘托禅师的境界和贯休对于禅师病痛的思考。禅师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其病痛反映了世间的苦难和人们对疾病的无能为力,同时也展现了禅师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超越世俗的境界。贯休虽然不能理解禅师病苦的原因,但他对禅师的钦佩之情和对疾病的反思既是对禅师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的思考。
南荣卮酒罢,君返道东居。坐作三朝别,杳疑千里余。闲门嗟雀纲,深泞怯柴车。向晚开帘喜,同云稍觉疏。
一第全家待,君今衣锦归。折来新月挂,忘却故山薇。禄近鸂呈瑞,官清马不肥。海门西去路,归鸟故飞飞。
承颜看彩服,不觉别丹墀。味道能忘病,过庭更学诗。缭垣多画戟,远岫入书帷。竹静携琴处,林香让果时。声同叨眷早,交澹在年衰。更枉兼金赠,难为继组词。
长相思。望归难。传闻奉诏戍皋兰。龙城远。鴈门寒。愁来瘦转剧。衣带自然宽。念君今不见。谁为抱腰看。
歌词南北混乡音,犹忆仙台万烛吟。俗侈观优无不笑,令严罚饮必须深。未阑晓阙落梅曲,已动春郊芳草心。四十年前政如许,白头凄怆忽斯今。
登陟最高顶,四围山尽低。星辰可手掬,杉桧与天齐。只觉风生腋,恍如云作梯。何当谢尘事,来此共幽栖。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