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双山压海濆,天漫绝顶海漫根。
时闻雷雨惊樵客,长有龙蛇护洞门。
泉石暮含朱槿昼,烟霞冬闭木绵温。
林间学道如容我,今便辞他宠辱喧。
有人曾见洞中仙,才到人间便越年。
金鼎药成龙入海,玉函书发鹤归天。
楼开石脉千寻直,山拆鳌鳞一半膻。
谁到月明朝礼处,翠岩深锁荔枝烟。
黄滔,字文江,莆田人。昭宗干宁二年,擢进士第。光化中,除四门博士,寻迁监察御史里行,充威武军节度推官。王审知据有全闽,而终其身为节将者,滔规正有力焉。集十五卷,今编诗三卷。 黄滔字文江,莆田人。补诗一首。
《寄罗浮山道者二首》是黄滔的一首诗,描写了罗浮山的美丽景色和其中隐藏的仙境之地。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天空中的两座山峰压迫着大海,从天空延伸到海洋的底部。常有雷雨声惊动山中采柴的人,山中有巨龙和蛇守护着洞穴的入口。夜晚泉水和石头中含有朱槿花的颜色,白天烟霞氤氲,木绵温暖。在林中学习修道的人如容纳我一样,我现在要辞别这个世俗的宠辱之中。曾经有人见过洞穴中的仙人,才来到人间就已经过了一年。金鼎里的药物让龙进入海洋,玉函里的信件让仙鹤飞回天上。楼阁中的石脉直通千丈,山中的鳌鳞已经脱去一半的气味。到了月明的时候,谁会到这里朝拜,翠岩深处锁着荔枝花的香气。
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描绘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色和其中隐藏的仙境之地。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描写,展现了山和海的壮丽景色,以及洞穴中的神奇之物。诗歌具有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气息,让人们想象着仙境中的神秘和美丽。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和仙境之地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厌倦,以及对逃避世俗纷扰的渴望。通过描写罗浮山的美景和其中的仙境,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让人们感受到一种宁静和神秘的存在。这首诗也带有一种遥远和不可触及的感觉,给人一种追求仙境的渴望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罗浮山的美丽景色和其中存在的神秘仙境。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超越现实的向往,同时也映射了对现实世界的厌倦和不满。这首诗赋予了山水和自然界一种神话般的色彩,让读者可以在诗中寻找一种心灵的慰籍和追求。
南荣卮酒罢,君返道东居。坐作三朝别,杳疑千里余。闲门嗟雀纲,深泞怯柴车。向晚开帘喜,同云稍觉疏。
一第全家待,君今衣锦归。折来新月挂,忘却故山薇。禄近鸂呈瑞,官清马不肥。海门西去路,归鸟故飞飞。
承颜看彩服,不觉别丹墀。味道能忘病,过庭更学诗。缭垣多画戟,远岫入书帷。竹静携琴处,林香让果时。声同叨眷早,交澹在年衰。更枉兼金赠,难为继组词。
长相思。望归难。传闻奉诏戍皋兰。龙城远。鴈门寒。愁来瘦转剧。衣带自然宽。念君今不见。谁为抱腰看。
歌词南北混乡音,犹忆仙台万烛吟。俗侈观优无不笑,令严罚饮必须深。未阑晓阙落梅曲,已动春郊芳草心。四十年前政如许,白头凄怆忽斯今。
登陟最高顶,四围山尽低。星辰可手掬,杉桧与天齐。只觉风生腋,恍如云作梯。何当谢尘事,来此共幽栖。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