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钟到灵观,仙子喜相寻。
茅洞几千载,水声寒至今。
读碑丹井上,坐石涧亭阴。
清兴未云尽,烟霞生夕林。
李郢,字楚望,长安人。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
《游天柱观》是唐代诗人李郢所作,描写了一位游览天柱观的人的心境和景色。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听到天柱观的钟声,仙子高兴地相互寻找。
茅洞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流水的声音至今依然寒冷。
读碑文站在丹井上,坐在涧边的石亭阴凉处。
清晨的兴致还未尽,烟霞从夕阳中生长在林间。
这首诗词充满了浪漫和唯美的诗意。诗人通过描绘游览天柱观的场景,表达了一种惬意和宁静的心境。诗中出现的仙子和茅洞等意象,营造了神秘和幻想的氛围。流水声和夕阳的景色,给人一种和谐与美丽的感觉。整首诗词渲染了一种恬静的氛围,让人沉醉其中。
这首诗词的赏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运用意象:诗中通过描绘茅洞、涧边石亭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幻想和神秘的氛围,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感。
2. 对景描写:诗人以流水声、夕阳等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这些景色的美丽和和谐,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怡人的氛围。
3. 境界的表达:诗人通过描述清晨的兴致和烟霞的生成,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使人感受到了宁静和平和的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而准确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给人带来一种怡然自得和愉悦的感觉。它展示了李郢诗人细腻的感受和卓越的创作能力,使人感受到了唐代诗歌的魅力。
露重花垂泣,烟深柳暗颦。如何清禁里,有此断肠春。
长夏园林黄鸟来,百花春酒复新开。人生把酒听黄鸟,黄鸟一声酒一杯。
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遭逢好交日,黜落至公时。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更惭君侍坐,问许可言诗。
万古须弥顶,尝于芥子看。怜君作书窟,唤客筑诗坛。默识眼界净,忘忧心地宽。老来同此味,广夏任高寒。
一径互纡直,茅棘亦已繁。晴阳入荒竹,暧暧和春园。倚杖息惭倦,徘徊恋微暄。历寻婵娟节,剪破苍筤根。地闭修茎孤,林振馀箨翻。适心在所好,非必寻湘沅。
客中愁送别,临别转伤心。最是情相得,犹教老不禁。离怀空记忆,远信有浮沉。争似长携手,山边水际吟。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