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送无可上人游越(一作送无可住越州)》

清晨相访立门前,麻履方袍一少年。
懒读经文求作佛,愿攻诗句觅升仙。
芳春山影花连寺,独夜潮声月满船。
今日送行偏惜别,共师文字有因缘。

作者介绍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作品评述

《送无可上人游越(一作送无可住越州)》是唐代姚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晨相访立门前,
In the early morning, we meet outside the gate,
麻履方袍一少年。
A young man in hemp shoes and square robes.
懒读经文求作佛,
Lazy in reading scriptures, aspiring to become a Buddha,
愿攻诗句觅升仙。
Wishing to pursue poetry and seek immortality.

芳春山影花连寺,
In the fragrant spring, the mountain shadows connect with the temple,
独夜潮声月满船。
In the lonely night, the sound of waves fills the boat under the moon.
今日送行偏惜别,
Today, bidding farewell, I feel a special sadness,
共师文字有因缘。
We share a bond through the teachings of the written word.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年轻人的追求和向往。清晨时分,作者与这位年轻人相遇在门前,他穿着简朴的麻履和方袍。这位年轻人懒散地读经,但却渴望通过读经修行成佛,他更愿意攻破诗句的境界,追寻升仙的道路。诗中描绘了芳春的山影和花朵与寺庙的联系,以及在寂静的夜晚,潮声在满月下充盈的船上。最后,送别之时,作者感到一种特别的别离之情,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师承,通过文字与知识相互联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出年轻人对修行和追求的渴望,以及对诗歌的热爱。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清晨的门前、芳春的山影和夜晚的潮声,增添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年轻人的送别之情,同时强调了他们共同的师承和通过文字交流的因缘。整首诗词意境清新,表达了对自由、追求和文化的向往,展现了唐代文人士子的风貌和心境。

  • 《矮斋杂咏二十首·宿溪上》

    梦回斜月挂林端,酒力初消怯夜寒。何处客舟犹未泊,一声柔橹过前滩。

  • 《平原郡斋二首》

    生平浪学不知株,江北江南去荷锄。窗风文字翻叶叶,犹似劝人勤读书。

  • 《武刃丞宅同朴翁咏牵牛》

    青花绿叶上疏篱,别有长条竹尾垂。老觉淡妆差有味,满身秋露立多时。

  • 《西江月》

    学道先明玄牝,修真须用工夫。三般药物不偏枯。也要坚刚一悟。月下擒来玉兔,海中捉出金鸟乌。半时运火入坤炉。炼得神丹坚固。

  • 《再次韵答田国博部夫还二首》

    枝上稀疏地上稠,忍看红糁落墙头。风流别乘多才思,归趁西园秉烛游。

  • 《杂曲歌辞·凤归云》

    金井栏边见羽仪,梧桐树上宿寒枝。五陵公子怜文彩,画与佳人刺绣衣。饮啄蓬山最上头,和烟飞下禁城秋。曾将弄玉归云去,金翿斜开十二楼。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