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白纻歌二首》

玉缨翠佩杂轻罗,香汗微渍朱颜酡。
为君起唱白纻歌,清声袅云繁思多,凝笳哀瑟时相和。
金壶半倾芳夜促,梁尘霏霏暗红烛。
令君安坐听终曲,坠叶飘花难再复。
蹑珠履,步琼筵,轻身起舞红烛前。
芳姿艳态妖且妍,回眸转袖暗催弦。
凉风萧萧漏水急,月华泛艳红莲湿,牵裙揽带翻成泣。

作品评述

《白纻歌二首》是唐代杨衡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缨翠佩杂轻罗,
香汗微渍朱颜酡。
为君起唱白纻歌,
清声袅云繁思多,
凝笳哀瑟时相和。

金壶半倾芳夜促,
梁尘霏霏暗红烛。
令君安坐听终曲,
坠叶飘花难再复。
蹑珠履,步琼筵,
轻身起舞红烛前。
芳姿艳态妖且妍,
回眸转袖暗催弦。
凉风萧萧漏水急,
月华泛艳红莲湿,
牵裙揽带翻成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华丽的描写和动人的意境展现了一幅宴会场景。诗人描述了宴会上的细节和情感,表现出快乐与哀愁的交织。

诗的第一首以女性的容貌和装饰为主题。诗人描绘了女子佩戴玉缨、翠佩和轻罗的场景,形容她们美丽的面庞微微泛红,因为她们在宴会中跳舞而流下了香汗。为了迎合主人,诗人唱起了《白纻歌》,清脆的歌声像云一样飘逸,引发了浓烈的思绪。诗人还描述了演奏笳箫和瑟的乐师们,他们以悲凉的音乐和诗人的歌声相和,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第二首诗以宴会的氛围和情感为主题。诗人描述了宴会上的金壶倾斜、红烛暗淡的场景,暗示着宴会即将结束。他要求主人安坐聆听终曲,意味着宴会即将落下帷幕。诗人用坠落的叶子和飘散的花瓣来象征宴会的结束和美好时光的流逝,暗示着无法再次重现的感伤。

诗的结尾描绘了女子在舞池前轻盈起舞的场景,她们妖媚的姿态令人神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女子回眸一笑和转动袖子时,暗中催动音乐的情景。最后,诗人用凉风萧萧、漏水急流和湿漉的红莲泛起的月光来形容夜晚的寒凉和哀愁,女子们的裙裾在风中飘动,情绪随之转变成泪水。

整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描写和细腻的感情,展示了宴会的欢乐与哀愁的对比。描绘了女性的美丽和优雅,以及宴会的热闹和温馨。通过诗人的艺术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宴会的氛围和情感,同时也引发了对流逝时光和美好时刻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唐代宴会文化的繁荣和人情冷暖的变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矮斋杂咏二十首·宿溪上》

    梦回斜月挂林端,酒力初消怯夜寒。何处客舟犹未泊,一声柔橹过前滩。

  • 《平原郡斋二首》

    生平浪学不知株,江北江南去荷锄。窗风文字翻叶叶,犹似劝人勤读书。

  • 《武刃丞宅同朴翁咏牵牛》

    青花绿叶上疏篱,别有长条竹尾垂。老觉淡妆差有味,满身秋露立多时。

  • 《西江月》

    学道先明玄牝,修真须用工夫。三般药物不偏枯。也要坚刚一悟。月下擒来玉兔,海中捉出金鸟乌。半时运火入坤炉。炼得神丹坚固。

  • 《再次韵答田国博部夫还二首》

    枝上稀疏地上稠,忍看红糁落墙头。风流别乘多才思,归趁西园秉烛游。

  • 《杂曲歌辞·凤归云》

    金井栏边见羽仪,梧桐树上宿寒枝。五陵公子怜文彩,画与佳人刺绣衣。饮啄蓬山最上头,和烟飞下禁城秋。曾将弄玉归云去,金翿斜开十二楼。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