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树已寥落,孤英尤可嘉。
可怜团团叶,盖覆深深花。
游蜂竞钻刺,斗雀亦纷拏。
天生细碎物,不爱好光华。
非无歼殄法,念尔有生涯。
春雷一声发,惊燕亦惊蛇。
清池养神蔡,已复长虾蟆。
雨露贵平施,吾其春草芽。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歷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徵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僕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
《芳树》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芳树繁华凋零的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深意。
芳树已寥落,孤英尤可嘉。
可怜团团叶,盖覆深深花。
游蜂竞钻刺,斗雀亦纷拏。
天生细碎物,不爱好光华。
诗中的芳树已经凋零,只留下独自繁茂的枝干,但这孤零的枝干依然美丽可人。诗人感叹叶子团团成片地遮掩着花朵,在枝干上竞相盖住彼此,形成了一种浓密的层次感。游蜂和斗雀也纷纷来到芳树上争夺这些细碎的物质,即使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也不甘寂寞地选择在光芒明亮的地方生存。
非无歼殄法,念尔有生涯。
春雷一声发,惊燕亦惊蛇。
清池养神蔡,已复长虾蟆。
雨露贵平施,吾其春草芽。
诗中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变幻无常。诗人认为芳树枯萎并非是无法阻挡的命运,而是因为它有生命的流转和终结。春雷一声响起,惊飞的燕子也会让蛇受到惊吓。诗人通过春雷惊醒的燕子和受惊的蛇来比喻人生的不可预测性和变幻无常。清池里的神蔡已经长大成了一只虾蟆,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变化。雨露并不是平等地滋润万物,而是根据物质的需要和生长的需求,以不同的方式施展在上面。诗人希望自己像春草一样能够得到应有的滋润。
诗意上,诗人通过描写芳树的凋零,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尽管事物会经历衰败和结束,但生命的流转和变化依然是一种美丽可贵的现象。在这种无常中,人们需要珍惜当下,以及生命中的每一个片段。对于生命的把握和生活的态度,诗人提出了一种宽容和平静的观念。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无常和变化,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理解。通过对芳树凋零的描述,诗人让读者不禁思考自己的生命,以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去珍惜和把握。同时,诗中的一些意象和隐喻也给予读者以启示,让人们思考生活中的变化和流转。
南荣卮酒罢,君返道东居。坐作三朝别,杳疑千里余。闲门嗟雀纲,深泞怯柴车。向晚开帘喜,同云稍觉疏。
一第全家待,君今衣锦归。折来新月挂,忘却故山薇。禄近鸂呈瑞,官清马不肥。海门西去路,归鸟故飞飞。
承颜看彩服,不觉别丹墀。味道能忘病,过庭更学诗。缭垣多画戟,远岫入书帷。竹静携琴处,林香让果时。声同叨眷早,交澹在年衰。更枉兼金赠,难为继组词。
长相思。望归难。传闻奉诏戍皋兰。龙城远。鴈门寒。愁来瘦转剧。衣带自然宽。念君今不见。谁为抱腰看。
歌词南北混乡音,犹忆仙台万烛吟。俗侈观优无不笑,令严罚饮必须深。未阑晓阙落梅曲,已动春郊芳草心。四十年前政如许,白头凄怆忽斯今。
登陟最高顶,四围山尽低。星辰可手掬,杉桧与天齐。只觉风生腋,恍如云作梯。何当谢尘事,来此共幽栖。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