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兵戈乱京国,帛书间道访存亡。
还信忽从天上落,唯知彼此泪千行。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埽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生开元二十五年。少以三卫郎事明皇。干元间为太学生,始折节读书。永泰中为洛阳丞。大历间歷仕京兆府功曹参军。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公疾辞不就。建中中拜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约卒于贞元九年。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补诗一首。
《寄诸弟》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兄弟之间的思念和共同的忧虑之情。
诗中提到了“岁暮兵戈乱京国”,意指在岁末时分,战乱侵袭了京城,战争的阴影笼罩了整个国家。这是一个混乱不安、人们生活在恐惧之中的时刻。
诗人通过“帛书间道访存亡”的描述,展示了自己在战乱中的行动。他将希望和忧虑寄托在前往他的兄弟们那里的信件中,希望通过这些信件来了解彼此的存亡状况。
随后他写道“还信忽从天上落”,这里描绘了战乱的状况,人们无法通过正常的交流手段来往,但一封封信件却有时会像天上降落一样,带来他们渴望听到的消息。
最后两句“唯知彼此泪千行”,表达了作者对兄弟之间深深的思念之情。在这个困扰众人的时刻,他们唯一能够依靠的是心灵的纽带,彼此间的亲情和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乱局势和兄弟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和平的追求和对亲情的珍视。诗意丰富、意境深远,直触人心,使读者感受到了战乱时期的苦楚和人们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战乱和亲情的描绘,呈现了一个动荡时期中人们内心的纠结和无奈。它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和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心灵的苦闷。
露重花垂泣,烟深柳暗颦。如何清禁里,有此断肠春。
长夏园林黄鸟来,百花春酒复新开。人生把酒听黄鸟,黄鸟一声酒一杯。
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遭逢好交日,黜落至公时。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更惭君侍坐,问许可言诗。
万古须弥顶,尝于芥子看。怜君作书窟,唤客筑诗坛。默识眼界净,忘忧心地宽。老来同此味,广夏任高寒。
一径互纡直,茅棘亦已繁。晴阳入荒竹,暧暧和春园。倚杖息惭倦,徘徊恋微暄。历寻婵娟节,剪破苍筤根。地闭修茎孤,林振馀箨翻。适心在所好,非必寻湘沅。
客中愁送别,临别转伤心。最是情相得,犹教老不禁。离怀空记忆,远信有浮沉。争似长携手,山边水际吟。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