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策金门去,承欢彩服违。
以吾一日长,念尔聚星稀。
昏定须温席,寒多未授衣。
桂枝如已擢,早逐雁南飞。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送洗然弟进士举》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对洗然弟弟赴京参加科举考试的送别之情。
《送洗然弟进士举》中文译文:
送洗然弟弟前往金门,离别悲喜交织。
因为我一日日地增长,所以想起你的心情变得稀少。
日暮时定要铺温暖的席子,寒冷的天气下尚未织衣。
你已经如桂枝上的花朵一般被选拔出来,早早地跟着南飞的候鸟一起离开。
诗意和赏析:
《送洗然弟进士举》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孟浩然对弟弟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送别之情。诗人通过对于自己和弟弟成长和变化的对比,表达了自己的思念和关心之情。诗中所描述的温席和未织衣服等细节,增加了离别的感伤和哀愁氛围。在诗的最后两句,“桂枝如已擢,早逐雁南飞”,用桂枝喻指弟弟的才华被看重,早早地离开家乡去寻求更广阔的发展。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期望和祝福。
总之,《送洗然弟进士举》是一首表达亲情和思乡情怀的送别诗,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比喻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弟弟前程的祝福和期待,同时也传达了离别时的悲喜交集之感。
野烟居舍在,曾约此重过。久雨初招客,新田未种禾。夜虫鸣井浪,春鸟宿庭柯。莫为儿孙役,馀生能几何。
金圈栗蓬,炉鞴鎔鎔。吞得透得,钝铁顽铜,百丈徒夸三日聋。
侍帝金华讲,千龄道固稀。位将贤士设,书共学徒归。首命深燕隗,通经浅汉韦。列筵荣赐食,送客愧儒衣。贺燕窥檐下,迁莺入殿飞。欲知朝野庆,文教日光辉。
书信来天外,琼瑶满匣中。衣冠南渡远,旌节北门雄。鹤唳华亭月,马嘶榆塞风。山川几千里,惟有两心同。
常杂鲍帖。
□□□□□□□,菰米蘋花似故乡。不是不归归未得,好风明月一思量。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