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路三秋别,江津万里长。
烟霞驻征盖,弦奏促飞觞。
阶树含斜日,池风泛早凉。
赠言未终竟,流涕忽沾裳。
杨炯,华阴人,幼聪敏博学,善属文。年十一,举神童,授校书郎,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恃才简倨,人不容之。武后时,左转梓州司法参军,秩满,迁婺州盈川令,卒于官。中宗即位,以旧僚赠着作郎。炯闻时人以四杰称,乃自言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张说曰:“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也。”有盈川集三十卷,今存诗一卷。
《送临津房少府》是唐代诗人杨炯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天时节分别在岐路上,这离别的路途漫长如江津万里。
行军的帷幕上停留了烟霞,琴弦声催促着行乐的酒杯。
阶下的树木隐藏着斜阳,池面上的微风泛起清凉。
赠别的话语未说完就未能自持,泪水突然打湿了衣襟。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的情景。诗人告别时正值秋天,路途遥远,离别之苦与不舍之情深厚。诗中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都非常饱含情意。烟霞和弦声象征着此时此刻的动荡不安,而阳光下的阶树和池风则带来一丝凉爽和宁静。最后,诗人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整首诗写景精美,以秋天为背景描绘了环境的细腻细节,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与诗人一同离别的心境。同时,通过烟霞和弦声的描写,诗人传达了离别时的激动和不安。最后,流泪的画面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伤与无奈。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赢得了读者的共鸣,并在朦胧中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皇文既举,庆礼告虔。笔自宫闱,格于幅员。子称母寿,母谓子贤。陟降在兹,隆名际天。
百练青铜圆又小。平平正吐灵耀。向人前、相对相观,别辨容颜分晓。好丑*妍并老少。尘凡一齐勘校。彼此假中来,怎生通内貌。别有辉辉亲密要。焕心镜、主玄妙。偏能会、显古腾今,又能鉴、从前虚矫。艳艳光辉宜自*。把当初、性珠返照。里面得全真,永明明了了。
万户千门到者稀,一挨一拶在临时。威音那畔真消息,不是知音莫与知。
白衣苍狗变浮云,过眼纷纷不可论。晚岁逢迎真耐久,青山相对两忘言。
倴僝将军约早回,楚材相国更频催。江东将相真如虎,去报胡雏莫过来。
鸡鸣上马过河桥,何异东都赴早朝。红日已高犹熟寝,比君殊未得逍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