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物外未曾抛,念诵时将玉磬敲。
虽不临坛深发愿,梦魂常忆大仙教。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缘识》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宋太宗。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缘识》中文译文:
逍遥物外未曾抛,
念诵时将玉磬敲。
虽不临坛深发愿,
梦魂常忆大仙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修道之道的追求和向往。诗人宋太宗以一种超越尘世的心态,表达了对逍遥自在的向往和追求。他说自己并没有完全放弃世俗的事物,但他在念诵经典的时候,会像敲击玉磬一样用心对待。
诗中的"逍遥物外未曾抛"表明诗人并不完全拋弃尘世,而是在物外追求逍遥自在的境界。"念诵时将玉磬敲"描绘了诗人在念诵经典时,心思专注,如同敲击玉磬一般。
然后,诗人提到自己虽然没有亲临道场深切发愿,但他在梦中的灵魂常常回忆起大仙的教诲。这表明他对修行之道的向往是内心深处的一种坚持,即使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但他通过梦魂的回忆不断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整首诗词通过简短的文字,表达了诗人追求超然境界的心境。他虽然身处尘世,但通过精神上的修行和内心的回忆,不断提醒自己追求逍遥自在的理想。这种向往和追求体现了宋太宗作为一位皇帝的思想境界,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修身养性之风。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