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十二时歌》

平旦寅,鸡鸣犬吠足圆音。
祗这圆音无二听,何劳妄想别求真。
击锺鼓,了无声,了本无声真好听。
声馆无体门前客,体合声空个裹人。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作品评述

《十二时歌》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印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平旦寅,鸡鸣犬吠足圆音。
清晨的时刻,鸡鸣犬吠的声音充斥着四周。
这些声音如此纯粹,没有任何二义,何必去追求更多的真实。
击锺鼓,了无声,了本无声真好听。
敲打着钟鼓,没有声音,没有本来的声音,却听起来非常悦耳。
声馆无体门前客,体合声空个裹人。
声音的来源无形无质,无法看到前面的客人,声音与空气融合在一起,像是裹挟着人们。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声音的思考和感受。清晨的鸡鸣犬吠、击锺鼓的声音,被描绘得圆润而纯粹。作者通过这些声音,表达了对真实与虚幻、形体与无形之间的思索。他认为这些声音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存在,不需要追求更多的真实或形体。诗词以声音为媒介,引发人们对于现实与虚幻、表象与本质的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清晨的声音场景,并通过对声音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真实与虚幻之间的看法。诗词中运用了对比和借景抒情的手法,展现了声音的美感和思想的深度。

  • 《次韵棠美甥昼眠》

    炎歊暂卧北窗凉,更觉甘如饭稻粱。宰我粪墙讥敢避,孝先经笥谑兼忘。忧虞心谢知更雁,安稳身如挂角羊。要识熙熙不争竞,华胥别是一仙乡。

  • 《如梦令》

    真个先生爱睡。睡里百般滋味。转面又翻身,随意十方游戏。游戏。游戏。到了元无一事。

  • 《杂兴》

    散步持书卷,闲眠枕药囊。驯獐随几杖,痴蝶入衣裳。病起年光速,身闲日景长。为怜红树好,久立向西厢。

  • 《今乃和以报之》

    贺子胸中自有山,结庵山底更云间。遣才只道今无许,此士如何尚着闲。未应万言直杯水,向来九虎守天关。莫嫌久不还诗债,诗债从来隔岁还。

  • 《客中书事》

    千载蛮风尚有存,此来闻见不堪论。猪膏泽发湘南妇,牛勃涂门岭右村。行客下床调瘴药,吏人抱翁灌蔬园。岂无佳丽堪娱目,别有凄凉只断魂。

  • 《和祖龙图见寄》

    吾家职分是云山,不见云山不解颜。游兴亦难拘日阻,梦魂都不到人间。烟岚欲极无涯乐,轩冕何尝有暂闲。洛社交朋屡相约,几时曾得略跻攀。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