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 (会意。从糸,从妥,糸”与丝织品、绳索有关。妥”表妥当、平安∠起来表示有了这绳索,人就稳妥了。本义借以登车的绳索) 同本义 绥,车中把也。--《说文》 负良绥君升所用、又、以散绥升。--《礼记·少仪》 子良授太子绥。--《左传·哀公二年》 《论语·乡党》说孔子升车必正立执绥。”--《我国古代的车马》 又如执绥(挽住车中绳索);绥绳(执以登车的绳索) 上古五服之一 绥suí ⒈车子上的绳索,登车时作拉手用援(拉)~登车。 ⒉安,安抚~靖。 ⒊平安(多用于书信)顺颂时~。 绥suī 1.挽以登车的绳索。 2.安;安抚。 3.缚系。 4.告。 5.退军。 6.止住。 7.祭名。参见"绥祭"。 8.旧绥远省略称。1954年撤销,并入内蒙古自治区。 绥ruí 1.古代旌旗的一种。
绥 sui 部首 纟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0 绥 (1) 綏 suí (2) (会意。从糸(mì),从妥,糸”与丝织品、绳索有关。妥”表妥当、平安∠起来表示有了这绳索,人就稳妥了。本义借以登车的绳索) (3) 同本义 [rope] 绥,车中把也。--《说文》 负良绥君升所用、又、以散绥升。--《礼记·少仪》 子良授太子绥。--《左传·哀公二年》 《论语·乡党》说孔子升车必正立执绥。”--《我国古代的车马》 (4) 又如执绥(挽住车中绳索);绥绳(执以登车的绳索) (5) 上古五服之一 [one of the five areas in ancient times]。古代王畿外围,每五百里为一区划,按距离的远近分为五等地带,叫五服”。其名称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服,服事天子 (6) 绥江 [sui river]。在福建省西部 (7) 旧绥远省略称 [sui province]。1928年设省,1954年撤销 (8) 绥州,古州名 [sui prefecture]。西魏置,在今陕西省绥德县 绥 (1) 綏 suí (2) 安抚人心以保持平静 [appease;pacify]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大雅·民劳》 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论语·子张》 时军司马班超留于寘,绥集诸国。--《后汉书·西域传·序》 (3) 又如绥民(安定人民);绥安(安定);绥定(安定);绥纳(安抚接纳);绥驭(安抚控制);绥养(安定抚养);绥御(安抚统治);绥服(安定顺服);绥集(安辑,安抚和合);绥宁(安定) (4) 临阵退军,向后撤 [retreat] 秦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左传·文公十二年》 (5) 制止;止 [stop] 使民以劝,绥谤言,足以补官之不善政。--《国语·齐语》 绥 (1) 綏 suí (2) 舒缓的 [easy] 绥,舒也。--《广雅》。王念孙疏证绥者,安之舒也。” (3) 平安;安好;安泰 [peaceful] 绥绥兮其有文章也。熙熙兮其乐人之臧也。--《荀子·儒效》 (4) 又如顺颂时绥(书信用语) 绥靖 suíjìng [pacify; appease] 保持地方平静;安抚平定;过去反动政府不顾事理道义,使人民屈从于暴力和强权之下以求安定 吾在卅八年,不能绥靖区域,又值中州兵乱,秦陇倒悬,加以寝患弥笃,实思敛迹避贤。--《晋书·张轨传》 绥靖主义 suíjìngzhǔyì [appeasement] 用牺牲别国的利益安抚侵略者,以换取和平和安全的政策 绥 (綏) suí ㄙㄨㄟˊ (1) 安抚~抚。~远。~集(安抚和笼络)。~靖(安抚使平静)。 (2) 安好顺颂台~(旧时书信用语)。 (3) 古代指登车时手挽的索。 (4) 古代的旌旗和旒。 郑码zpzm,u7ee5,gbkcbe7 笔画数10,部首纟,笔顺编号5513443531
佯 见徜徉” 假装,诈伪 佯 (形声。从人,羊声。本义假装) 同本义 张仪佯去秦。--《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佯为予赵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乡民佯败。--《广东军务记》 又如佯讶(假装吃惊);佯推死(装死);佯打耳睁(装聋作哑,心不在焉);佯佯不睬(故作轻慢,不予理睬);佯长(扬长
滔〈形〉 (形声。从水,舀声。本义水势盛大的样子) 同本义 滔,水漫漫大貌。--《说文》 滔,漫也。--《广雅》 象恭滔天。--《书尧典》 浩浩滔天。 汶水滔滔。--《诗齐风载驱》 滔滔江汉。--《诗小雅四月》 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书益稷》 又如滔涸(水漫溢与干涸);滔漭(水弥
辩 (形声。从言,辡(榓溃?? )声。本义辩论,申辩) 同本义 辩,治也。--《说文》 辩其狱讼。--《周礼乡士》 分争辩讼。--《礼记曲礼》 辩者言之信。--《韩非子八经》 勿辩乃司。--《书酒诰》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狼亦巧辩不已以求胜。--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摽 挥之使去 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孟子》 抛弃 已盟,曹子摽剑而去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摽 biào ①捆住某物使其相连用绳子~椅子腿。 ②互相用胳膊紧紧相钩姐妹俩~着胳膊走。 ③亲近;形影不离(多含贬义)他俩总~在一起。 ④落下。 ⑤击打。 摽bio 1.挥之
簄 用竹编成的滤酒器具 自酿下黄花酒,亲提着这斑竹簄。--元范康《竹叶舟》 指酒 近日秋雨足,公余试新簄。--宋苏轼《溪堂读书》 簄 滤酒 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簄。--宋苏轼《江城子》 簄chu 1.滤酒用的竹具。 2.过滤(酒)。 3.酒。 4.无底竹筐。
景 (形声。从日,京声。本义日光) 同本义 景,日光也。--《说文》 浊明外景,清明内景。--《荀子解蔽》 四时和谓之景风。--《尔雅》 南方景风。--《广雅》。按,犹日光风也。 日出天而耀景。--江淹《别赋》 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文选张载七哀诗》 流景曜之韡晔。--张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