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 (指事。小篆为又”(即手)上加一点,指出叉手的动向。本义交错,交叉) 手指相交错。也泛指一般的交错、交叉 叉,手指相错也。--《说文》。段注谓手指与物相错也。凡布指错物间而取之曰叉,因之凡岐头皆曰叉。” 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全唐诗话》 又如叉手 刺;扎取 叉 古代的一种兵器,头有分杈 红漆了叉。--元·睢景臣《 叉 chā ①一端有长齿、另一端有柄的器具~子。 ②同'杈'。用叉取东西~鱼。 ③'×'形符号,一般用作错误或作废的标志。又见chǎ;chà。 叉 chǎ分开成叉(chā)形~腿站着。又见chā;chà。 叉 chà劈叉。体操、武术等的一种动作,两腿向相反方向分开,臀部着地。又见chā;chǎ。 叉chǎ分开,张开~开。~着腿。 叉chā ⒈相交,交错~腰。~手。~着脚。 ⒉一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岐的扎取器具钢~。鱼~子。三齿~。 ⒊用叉扎取~鸡肉。~蛋糕。~着吃。 叉chá挡住,卡住,堵住汽车太多,~住了街口。
叉 cha 部首 又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3 叉 fork; 叉1 (1) 択 chā (2) (指事。小篆为又”(即手)上加一点,指出叉手的动向。本义交错,交叉) (3) 手指相交错。也泛指一般的交错、交叉 [cross] 叉,手指相错也。--《说文》。段注谓手指与物相错也。凡布指错物间而取之曰叉,因之凡岐头皆曰叉。” 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全唐诗话》 (4) 又如叉手 (5) 刺;扎取 [stick;work with a fork;fork]。如叉了一槽干草;叉鱼 叉 chā (1) 古代的一种兵器,头有分杈 [cha,a weapon in anciant china,which the end is forked] 红漆了叉。--元·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2) 叉子 [fork] 挺叉来往。--《文选 ·潘岳·西征赋》。注叉,取鱼叉也。” (3) 又如鱼叉;粪叉;叉竿(带叉头的竿) (4) 两短直线相交所成的图形 [cross]。如打个叉 另见chá;chǎ;chà 叉车 chāchē [forklift;forklift truck] 搬运货物的铲车 叉锄 chāchú [prong hoe] 有两个或更多叉齿,用于园中锄土或耕种的手持工具 叉手 chāshǒu (1) [cup one hand in the other before the chest]∶一种礼节。两手交叉齐胸,俯首到手,犹如后世之作揖。又作抄手” 叉手施礼 (2) [put the palms together]∶合十 叉腰 chāyāo [akimbo] 大指与其余四指分开,按在腰旁 叉鱼 chāyú [spear fish] 用叉子捕鱼 叉2 chá 挡住,卡住 [block up;jam] 那大师傅就叉着门,不叫我们走。--《儿女英雄传》 另见chā;chǎ,chà 叉3 chǎ 分开,成叉形 [fork]。如叉着腿站着;拇指和食指叉成个八”字 另见chā;chá;chà 叉4 chà (1) 用同岔”。分岔 [fork]。如劈叉;叉路(岔道);叉港(与大河相通的小河) (2) 使前进、谈话的方向偏向另一边 [parry]。如急忙叉开说;路没选中,一下叉到别地方去了 另见chā;chá;chǎ 叉1 chā ㄔㄚˉ (1) 交错~腰。 (2) 一头分歧便于扎取的器具~子。 郑码xss,u53c9,gbkb2e6 笔画数3,部首又,笔顺编号544 fork; 叉2 chá ㄔㄚˊ 挡住,堵塞住,互相卡住一辆车~在路口。 郑码xss,u53c9,gbkb2e6 笔画数3,部首又,笔顺编号544 fork; 叉3 chǎ ㄔㄚˇ 分开张开~开两腿。 郑码xss,u53c9,gbkb2e6 笔画数3,部首又,笔顺编号544
鐾 在布、皮、石头等物上把刀反复摩擦几下,使锋利 鐾 bèi把刀在布、皮、石头等上面反复磨擦,使其锋利~刀。
廫liáo 1.空虚。
峵fù 1.土山。
鼠 (象形。头部象锐利的鼠牙,下象足、脊背、尾巴形。本义老鼠) 同本义 鼠,穴虫之总名也。--《说文》 谁谓鼠无牙?--《诗召南行露》 鼠小虫,性盗窃。--《汉书五行志》 鼠者,人之所薰也。--《说苑善说》 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汉贾谊《陈政事疏》 逆夷各狐凭鼠伏。--《三元里
舾装 舾x船舶装备品,装置船舶上设备或刷油漆等工作~装。
音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同本义 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说文》 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白虎通礼乐》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夫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