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名〉 (形声。从疒,难声。疒,与疾病有关。本义瘫痪,指肌体不能随意运动,也比喻机构不能正常运转) 同本义 (谓躺卧);瘫倒(倒下难以动弹) 瘫(癱)tān
瘫 tan 部首 疒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15 瘫 paralysis; 瘫 (1) 癱 tān 〈名〉 (2) (形声。从疒,难声。疒(chuáng),与疾病有关。本义瘫痪,指肌体不能随意运动,也比喻机构不能正常运转) 同本义 [paralysis]。如瘫风(谓风瘫);瘫缓(瘫痪);瘫废(风瘫残废);瘫睡(谓躺卧);瘫倒(倒下难以动弹) 瘫痪 tānhuàn (1) [paralysis;palsy]∶身体任何部位运动的或感觉的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可见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以及神经系统其他一些疾病 (2) [be paralyzed]∶比喻机构涣散、混乱,不能正常工作 瘫软 tānruǎn [with week and limp arms and/or legs] [肢体] 无力,难以动弹 瘫坐 tānzuò [sit down weak and limp] 瘫软无力地坐下 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 瘫子 tānzi [one suffering from paralysis;palaytic] 瘫痪的人 瘫 (癱) tān ㄊㄢˉ 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肢体不能活动~痪。截~。偏~。面~。四肢~。 郑码txni,u762b,gbkccb1 笔画数15,部首疒,笔顺编号413415432411121
崺y 1.见"嵯峨"。 2.见"崺"。
暩jì 1.光。
熫zhì ⒈古同炙”。
训 (形声。从言,川声。本义教育,教导) 同本义 训,说教也。--《说文》 大训。--《书顾命》 告之训典。--《左传文公六年》 是为明训。--《国语晋语》。注教也。” 务材训农,通商惠工。--《左传闵公二年》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张溥《五人墓碑记》 训俭示康。-
讳 (形声。从言,韦声。本义避忌。有顾忌而躲开某些事或不说某些话) 同本义 讳,説也。--《说文》 讳,避也。--《广雅释诂三》 卒哭乃讳。--《礼记曲礼》 舍故而讳新。--《礼记檀弓》 昭王之忌讳。--《周礼小史》 讳名不讳姓。--《孟子尽心下》 《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
揞〈动〉 掩藏。如揞青育(捉迷藏);揞(遮掩) 揩拭 春衫双袖漫漫将泪揞。--贾仲名《萧淑兰》 1、用手把药粉或其他粉末敷在伤口上。如手上破了一小块,用点牙粉把伤口揞上 2、使用手指将药粉等按在伤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