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繁体字:蟾,笔画:19,拼音:chán,部首:虫

    简解

    蟾 (形声。从虫,詹声。本义蟾蜍,简称蟾”,即癞哈蟆) 同本义 小蟾徐行腹如鼓。--元·元好问《蟾池》 又如蟾壶(古代计时器。一种蟾蜍形的漏壶);蟾兔(蟾蜍与玉兔) 传说中月有蟾蜍。所以称月为蟾 蟾蜍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蟾宫折桂 蟾 chán 【蟾蜍】两栖纲蟾蜍科动物的通称。有多种,最常见的是大蟾蜍,即癞蛤蟆,长10厘米以上,背上有许多瘰疣,有一对耳后腺。常作为实验动物。 【蟾宫折桂】到月宫里去折桂枝。旧时用以比喻科举及第。蟾宫月宫,传说月中有蟾,故称。 【蟾酥】蟾蜍耳后腺和皮肤腺的白色分泌物,有毒。加工后是名贵药材蟾酥,有强心、镇痛、止血作用。外用可治疗疔、痔等症。 蟾chán ⒈ ⒉〈 古〉传说月中有蟾蜍,故以"蟾"代表月亮~宫。圆~。

    详解

    蟾 chan 部首 虫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19 蟾 chán (1) (形声。从虫,詹(zhān)声。本义蟾蜍(chú)简称蟾”,即癞哈蟆) (2) 同本义 [toad] 小蟾徐行腹如鼓。--元·元好问《蟾池》 (3) 又如蟾壶(古代计时器。一种蟾蜍形的漏壶);蟾兔(蟾蜍与玉兔) (4) 传说中月有蟾蜍。所以称月为蟾 [moon]。如蟾桂(神话中的月里蟾蜍和丹桂);蟾宫(指月亮中的宫殿) 蟾蜍 chánchú (1) [toad]∶俗称癞蛤蟆,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能分泌粘液,吃昆虫、蜗牛等小动物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2) [the moon]∶指月球,因为传说月亮里有三条腿的蟾蜍 蟾宫折桂 chángōng-zhéguì [succeed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攀折月宫桂花,比喻科举登第,榜上有名 蟾 chán ㄔㄢˊ 〔~蜍〕两栖动物,皮上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形状像蛙。吃昆虫、蜗牛等,对农业有益。俗称癞蛤蟆”、疥蛤蟆”;古代称蟾诸”。简称蟾”,如~酥”(色白,可入药)。~宫”(月亮)。~桂”。~轮”(圆月)。~辉”、~光”、~魄”(均指月光)。~宫折桂”(旧喻科举考试登科)。 郑码iros,u87fe,gbkf3b8 笔画数19,部首虫,笔顺编号2512143513344111251

  • 鄨bì 1.古地名。西汉时为犍为郡治所,东汉时属牂牁郡。其地有鄨水。在今贵州省遵义市西。

  • 绅 (形声。从糸,申声。本义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带) 同本义 绅,大带也。--《说文》 绅,带也。--《广雅》。按,大带束腰,垂其余以为饰,谓之绅。 绅长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礼记玉藻》 衣裳所以必有绅带者,示敬谨自约整也。--《白虎通》 端哔绅。--《礼记内则》。注大带所

  • 歌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同本义 歌,咏也。--《说文》 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说文系传》 不鼓缶而歌。--《易离》 歌永言。--《虞书》 歌咏其声也,长言也。--《礼记乐记》 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诗魏风园有桃》传 昔者,舜鼓五弦,歌《南

  • 叠 (会意。金文字形,象物体叠放在俎”上。本义重叠) 同本义 曡,重也,积也。--《苍颉篇》 阳始出奥舒、曡。--《书太元乐》。注积也。” 虽累叶百叠,而富强相继。--《文选左思吴都赋》 又如叠石为山;叠暴(显露;指人激动时青筋鼓出来);叠字(单字的重叠);叠雪(重叠飞扬的雪花) 折

  • 衬 (形声。从衣,觝声。本义外衣内的单衫) 同本义。又称衬衫 附在衣服鞋帽里的布 垫,衬垫 衬 施舍,布施 衬托 相帮 衬 chèn ①在里面托一层~一点纸。 ②衬在里面的~衣、西服、布。 ③附在衣裳、鞋、帽等某一部分的布制品帽~。 ④映衬;衬托绿叶、红花。 【衬托】利用

  • 膣 女性生殖器的一部分,即阴道 女…生殖器之膣有孔,虚能容物。--徐珂《清稗类钞》 膣zhì女性生殖器的阴道。

按首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笔画数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 51
大家正在查
簿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