惕〈动〉 (形声。从心,易声。本义害怕,放心不下) 同本义 惕,惧也。--《玉篇》 惕,敬也。--《说文》 夕惕若厉。--《易·乾》。郑注惧也。” 岂不使诸侯之心惕惕焉。--《国语·楚语》。注惧也。” 无日不惕,岂敢忘职?--《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行人皆怵惕。--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愧惕惭惧。--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惕息(忧心戒惧,不敢喘息。形容恐惧到了极点);惕惕(忧心戒惧;忧劳);惕 虑(戒慎谋虑);惕心(心有所惧) 忧伤 血去惕出。--《易·小畜》。虞注忧 惕tì担心,小心谨慎提高警~。
惕 ti 部首 忄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1 惕 watchful; 惕 tì 〈动〉 (1) (形声。从心,易声。本义害怕,放心不下) (2) 同本义 [be on the alert against] 惕,惧也。--《玉篇》 惕,敬也。--《说文》 夕惕若厉。--《易·乾》。郑注惧也。” 岂不使诸侯之心惕惕焉。--《国语·楚语》。注惧也。” 无日不惕,岂敢忘职?--《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行人皆怵惕。--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愧惕惭惧。--唐·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惕息(忧心戒惧,不敢喘息。形容恐惧到了极点);惕惕(忧心戒惧;忧劳);惕 虑(戒慎谋虑);惕心(心有所惧) (4) 忧伤 [distress;sad] 血去惕出。--《易·小畜》。虞注忧也。” 抱拙终身,以死谁惕。--柳宗元《乞巧文》 (5) 又如惕然(忧虑的样子);惕想(忧思) 惕 tì 〈名〉 姓 惕厉,惕励 tìlì,tìlì [be on guard against;be vigilant] 警惕,戒惧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易·乾》 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居不求安,食不念饱。--《后汉书·马皇后纪》 惕惕 tìtì [be full of trouble;fear] 忧劳;恐惧 心焉惕惕 惕 tì ㄊㄧ╝ (1) 戒惧,小心谨慎警~。~惧。~~。~厉(心怀戒惧。亦作惕砺”)。 (2) 疾速一日~,一日留”。 郑码ukro,u60d5,gbkcce8 笔画数11,部首忄,笔顺编号44225113533
劈〈动〉 (形声。从刀,辟声。本义破开;分割) 同本义 劈,破也。--《说文》 劈,分也。--《广雅》 劈,剖也。--《埤苍》 以刀劈狼首。--《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劈心(剖心);劈半儿(分做两半);劈拉(成八字分开);劈笺(裁纸);劈空(划破长空) 俗称雷击为劈” 正对着; 冲着 便把鱼汁劈
嬧jìn 1.女子名用字。
蟐chang0 ⒈义未详。
婎hu 1.见"姿婎"。 2.丑陋。
彗 (会意。甲骨文象扫竹之形,本是象形字。小篆增加又”(手),构成了会意字。本义扫帚) 同本义 彗,埽竹也。--《说文》 国中以策彗卹勿驱。--《礼记曲礼》 拥彗先驱。--《史记孟荀传》 忽若彗泛画涂。--《汉书王褒传》 太公拥彗。--《汉书高帝纪》 又如彗汜画涂(以帚扫秽,以刀划
玱qí 1.狗生一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