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 (形声。从口,圭声。本义靡曼的乐声) 同本义 哇,谄声也。--《说文》。按,滔淫之声也。 含情哇而吟咏。--张衡《舞赋》 又如哇淫(鄙俗淫靡);哇哩(鄙俗);哇咬(俚俗的音乐;民歌) 泰国长度单位,泰丈,庹,约等于2米 哇 呕吐,使胃内容物通过口腔吐出 出而哇之。--《孟子·滕文公下》 嚎哭或叫喊(如由于痛苦、生气或要求援助或怜悯) 哀哇动梁埃,急觞荡幽默。--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哇 形容哭声或叫喊声 哇wa语气助词好~。我们走~。 哇wā像声词~ ~ ~哭声真大。他~ ~地吐了。 哇wá 1.娃。小孩。 哇huá 1.哽塞。
哇 wa 部首 口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9 哇1 wā (1) (形声。从口,圭(guī)声。本义靡曼的乐声) (2) 同本义 [obscene songs or music] 哇,谄声也。--《说文》。按,滔淫之声也。 含情哇而吟咏。--张衡《舞赋》 (3) 又如哇淫(鄙俗淫靡);哇哩(鄙俗);哇咬(俚俗的音乐;民歌) (4) 泰国长度单位,泰丈,庹,约等于2米 [va] 哇 wā (1) 呕吐,使胃内容物通过口腔吐出 [vomit] 出而哇之。--《孟子·滕文公下》 (2) 嚎哭或叫喊(如由于痛苦、生气或要求援助或怜悯) [cry] 哀哇动梁埃,急觞荡幽默。--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3) [方]∶说 [speak]。如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哇 哇 wā 形容哭声或叫喊声 [descriptive of sb.'s cries]。如小孩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哇笑(哇哇而笑。指小儿笑);哇啦哇啦,哇喇哇喇 哇 wā 用在感叹句末,表示惊异或感叹语气 [wow]。如你要早这样,多好哇! 另见wɑ 哇啦,哇喇 wālā,wālā [hullabalboo (sound of crying);din;prate;gabble away;uproar] 形容吵闹的人声 哇塞 wāsāi [dear me] 感叹语,相当于天哪,了不得 我阿姨对于看手相、玄学等等很有一套。哇塞!很灵 哇哇 wāwā (1) [wawa(sound of crying)]∶如老鸦叫声、小孩儿哭声、叫喊声等 (2) [sweet words]∶形容花言巧语 利舌哇哇 哇2 wɑ (1) 啊”受到前一字收音u或ɑo影响而发生的音变 (2) 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辨明、祈使语气。如他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哇! (3) 用在句中,表示呼唤。如老吴哇,我们来谈谈 另见wā 哇1 wā ㄨㄚˉ (1) 象声词,形容哭声、呕吐声~地吐了一地。 (2) 指靡靡之音淫~。 郑码jbb,u54c7,gbkcddb 笔画数9,部首口,笔顺编号251121121 哇2 wɑ ㄨㄚ 助词,大致相当于啊”(前面紧挨着的音一定是u、ao、ou等结尾的)多好~!快走~! 郑码jbb,u54c7,gbkcddb 笔画数9,部首口,笔顺编号251121121
噏g1.古同"嘎"。
纷 (形声。从糸,分声。从糸”,表示与线丝等有关。本义马尾韬,扎束马尾的丝麻织物) 同本义 纷,马尾韬也。--《说文》。段玉裁注韬,剑衣也。引申凡为衣之称。《释名》曰‘纷,放也,防其放弛以拘之也。’” 旗上的飘带 青云为纷,虹霓为缳。--汉扬雄《羽猎赋》 又如佩纷(
碣 山高耸的;高大的 碣以崇山。--《汉书扬雄传》 碣 高大的岩石 碣,特立之石也。东海有碣石山。--《说文》 夹右碣石。--《书禹贡》。传海畔山。” 圆顶的石碑 封禅丘兮建隆碣。--《后汉书窦宪传》 又如碣子(墓碣);碣文(镌刻在碑石上的文字);残碑断碣 碣石的省称 东临碣石。--
鎕dun 1.即觯。古饮酒器。瓶形,侈口,圈足。
嬆x 1.庄严。 2.女性洁净。
閸kn 1.宫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