畹 古代地积单位。说法不一,一说30亩为一畹,一说12亩为一畹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离骚》。王逸注十二亩曰畹。” 泛指花圃或园地 右则疏圃曲池,下畹高堂。--晋·左思《魏都赋》 畹wǎn ⒈〈古〉称三十亩土地为一畹。 ⒉畹町镇,在云南省。
畹 wan 部首 田 部首笔画 05 总笔画 13 畹 wǎn (1) 古代地积单位。说法不一,一说30亩为一畹,一说12亩为一畹 [land measure of 12 or 30 mu(亩)]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离骚》。王逸注十二亩曰畹。” (2) 泛指花圃或园地 [garden] 右则疏圃曲池,下畹高堂。--晋·左思《魏都赋》 畹 wǎn ㄨㄢˇ 古代称三十亩地为畹。 〔~町(dīng)〕地名,在中国云南省西部边境。 郑码kiry,u7579,gbkeeb5 笔画数13,部首田,笔顺编号2512144535455
哼〈动〉 (形声。从口,亨声。本义痛苦作声) 同本义。訇的俗字 且睡在床上推病,口里哼哼囋囋的不绝。--《西游记》 又如哼贲(呻吟。通唧”);哼儿哈儿(呵斥的声音);哼哼囋囋(痛苦时的呻吟声);哼哼唧唧(象声词。形容病痛的呻吟声);痛得直哼 低声咏唱或吟哦 发喷鼻息声以表示轻蔑、
韵 (形声。从音,员(匀)声。本义和谐悦耳的声音) 同本义 余韵徐歇。--宋 苏轼《石钟山记》 短笛无声,寒砧不韵。--《西游记》 又如韵悠悠(声音悠扬) 归本于喉的音。即语音学所称的韵母 诗赋中的韵脚或押韵的字 气韵;风度 韵 风韵雅致 美,标致 韵(韻)yùn ⒈和谐悦耳的声
涎 (形声。从水,延声。本义唾沫,口水) 同本义 涎,小儿唾也。--《三苍》 喷浪飞唌(涎)。--郭璞《江赋》 群犬垂涎。--柳宗元《三戒》 又如口角流涎;垂涎三尺 粘液 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素问》 涎 流口水 见元妃痰塞口涎,不能言语。--《红楼梦》 贪羡,贪图 主人涎我色
詂fù 1.言论有所依据。
溡shí 1.古水名。在今山东省内。
鴫tián 1.日本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