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形声。从能,炎省声。能,熊”。本义动物名) 属于食肉目熊科(ursidae)的一种大型笨重的哺乳动物 熊兽似豕,山居各蛰。--《说文》 熊虎丑,其子狗。又罴如熊,黄白文。--《尔雅》 黄能入于寝门。--《国语·晋语》。字误能,按,罴即熊类之大而猛者,能拔树木,今俗谓之人熊。 有长而粗的毛,退化的尾,脚掌大,既食肉,也食果实和昆虫,虽然通常笨拙迟钝,也能在短距离内迅速行动,尤其是在崎岖或陡峭的地形上。又指使人感到像熊一样的人;特指在粗 暴无礼、笨拙粗野、呆滞强壮方面。如熊罴(熊和罴。指猛兽;常比喻勇猛之士);熊罴之 熊xióng ⒈属国家保护的哺乳动物,严禁猎杀食用。体肥大,头大,尾巴短,能爬树,能直立行走。种类很多,如棕~,白~,黑~,马~等。已能人工饲养。熊胆是贵重的药物。 ⒉ 活在我国四川省西北一带高山竹林中,它是我国特有的、受保护的珍稀动物,严禁猎杀食用。 ⒊ ⒋
熊 xiong 部首 灬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4 熊 bear; 熊 xióng (1) (形声。从能,炎省声。能,熊”。本义动物名) (2) 属于食肉目熊科(ursidae)的一种大型笨重的哺乳动物 [bear] 熊兽似豕,山居各蛰。--《说文》 熊虎丑,其子狗。又罴如熊,黄白文。--《尔雅》 黄能入于寝门。--《国语·晋语》。字误能,按,罴即熊类之大而猛者,能拔树木,今俗谓之人熊。 (3) 有长而粗的毛,退化的尾,脚掌大,既食肉,也食果实和昆虫,虽然通常笨拙迟钝,也能在短距离内迅速行动,尤其是在崎岖或陡峭的地形上。又指使人感到像熊一样的人;特指在粗暴无礼、笨拙粗野、呆滞强壮方面。如熊罴(熊和罴。指猛兽;常比喻勇猛之士);熊罴之兆(指生儿子的兆头);熊足(熊蹯、熊掌。熊的脚掌。一种珍贵的食品);熊席(熊皮坐席) (4) 古代以熊皮为饰的箭靶 [target decorated with bear-fur] 有熊侯。--《仪礼·乡射礼》 (5) 又如熊侯(饰以熊皮的箭靶) (6) 古州名 [xiong prefecture] 熊、谷二州在度内,不取,敦邻好也。--《新唐书》 (7) 姓 熊 xióng (1) 通雄”。雄性 [male] 及赞戎律,熊武斯裁。--《北史·羊祉传》 (2) 软弱,无能 [weak;incompetent;incapable]。如熊包;人熊被人欺,马熊被人骑 熊 xióng 斥骂 [rebuke]。如我把他狠狠地熊了一顿 熊包 xióngbāo [good-for-nothing] 即脓包”。也说熊蛋包” 熊猫 xióngmāo (1) [panda] (2) 小熊猫,喜马拉雅山区产的一种长尾食肉类动物,身上有长毛,基本呈现赤锈色或栗色,有黑色的斑点和条纹,吻部、颊部和两耳有明显白尖 (3) 大熊猫,中国四川西部、甘肃和陕西最南部产的一种大型哺乳类动物,大体上像熊,有时亦自成一科,大致上体白色、下体黑色,眼周有黑斑,耳黑色 熊腰虎背 xióngyāo-hǔbèi [thick powerful back and shoulders] 见虎背熊腰” 视之,身长九尺,面黑睛黄,熊腰虎背。--《三国演义》 熊掌 xióngzhǎng [bear's paw served as a delicacy] 熊的脚掌。是珍贵的食品,山珍之一。又称熊蹯”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熊 xióng ㄒㄩㄥˊ (1) 哺乳动物,体大,尾短,四肢短而粗,脚掌大,能直立行走,也能攀树,种类很多,有棕熊”、白熊”、黑熊”等狗~(即黑熊”)。~掌。~白(熊背上的脂肪,白色,珍贵食品)。~胆(熊的胆,可入药)。~包(喻无能的人,废物)。 (2) 方言,指斥责挨了一顿~。 (3) 姓。 郑码zsru,u718a,gbkd0dc 笔画数14,部首灬,笔顺编号54251135354444
播 (形声。从手,番声。本义撒种) 同本义 播,种也。--《说文》 其始播百谷。--《诗豳风 七月》 播时百谷,--《书舜典》 周弃能播殖百谷蔬。--《国语郑语》 又如条播;夏播;播田(种田;种植);播植(播种;种植);播谷(播种谷物) 散布开去,散布得开而远;传布 播于诸侯。--《左传昭公四
蜷〈动〉 卷缩,身体弯曲 小花猫蜷做一团睡觉 蜷(踡)quán ⒈身体弯曲。 ⒉ 蜷jun 1.方言。踢。 2.引申为斥逐。
膼zhu 1.膇。 2.腿。
溾i 1.见"溾涹"。 2.水名。在今湖北省京山县境内。
彻 (形声。从彳,甲骨文,从鬲”(炊具)从丑”(举手),表示吃罢饭用手撤去炊具的意思。《说文》给古文增加了音符彳”,变成了形声字。本义撤除,撤去) 同本义 废彻不迟。--《诗小雅楚茨》 司宫彻之士。--《礼记燕礼》 彻筮席。--《礼记士冠礼》 大夫无故不彻县。--《礼记曲礼》 且虽
肻kn ⒈古同肯”原来妇人自从武大死后,怎~带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