恤 (形声。从心,血声。本义忧虑) 同本义 恤,忧也。--《说文》 勿恤其孚。--《易·泰》 不印自恤。--《书·大诰》 告而忧恤。--《诗·大雅·桑柔》 不恤国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所图者国恤家仇,所期望者豪杰事功。--明·张煌言《复郎廷佐书》 又如恤功(担忧民众的事务);恤恤(忧虑的样子);恤民(忧虑人民的疾苦) 体恤 朝廷竟无恤赠之典。--《隋唐演义》 恤病讨贰。--《左传》 不知存恤。--《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恤近忽远(体恤亲近的人而忽略疏远的人);恤金 怜悯 恤(卹、? ⒈怜悯,同情怜~。体~。 ⒉救济,周济抚~。有无相~,患难相救。 ⒊担忧,忧虑~国事。 恤sū 1.见"恤勿"。
恤 xu 部首 忄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9 恤 compensate; pity; sympathize; 恤 (1) 卹、賉 xù (2) (形声。从心,血声。本义忧虑) (3) 同本义 [worry] 恤,忧也。--《说文》 勿恤其孚。--《易·泰》 不印自恤。--《书·大诰》 告而忧恤。--《诗·大雅·桑柔》 不恤国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所图者国恤家仇,所期望者豪杰事功。--明·张煌言《复郎廷佐书》 (4) 又如恤功(担忧民众的事务);恤恤(忧虑的样子);恤民(忧虑人民的疾苦) (5) 体恤 [favor] 朝廷竟无恤赠之典。--《隋唐演义》 恤病讨贰。--《左传》 不知存恤。--《三国志·诸葛亮传》 (6) 又如恤近忽远(体恤亲近的人而忽略疏远的人);恤金 (7) 怜悯 [pity;sympathize] 司寇宜哀狱,台庭幸恤辜。--唐·沈佺期《移禁司刑》 (8) 又如恤矜(怜悯) (9) 周济 [help out] 以恤礼哀寇乱。--《周书·大宗伯》 胡以相恤。--汉·贾谊《论积贮疏》 存恤贫无告者。--《明史》 隋主闻知大怒,厚恤麦铁杖等,杀监军刘士龙,囚于仲文。--《隋唐演义》 (10) 又如恤邻(救济近邻);恤贫(救济贫民);恤嫠(救济);恤病(救援有危难的人);恤患(济人于患难) (11) 安置 [install] 不遂我遣,恤我九列。--《汉书》 (12) 顾及;顾念 [take into account] 战胜宜阳,不恤楚交,忿也。--《战国策》 (13) 又如恤刑(慎用刑法) (14) 抚养 [nurse] 恤孤寡。--《礼记·月令》 恭老恤幼,不忘宾旅。--《孔子家语·弟子行》 (15) 又如恤孤(抚养孤儿) 恤 xù (1) 葬仪 [obsequies] 俗谚云会稽打鼓送恤,吴兴步担令史。”--《南史》 (2) 又如恤典(丧葬礼仪) 恤 xù ㄒㄩ╝ (1) 对别人表同情,怜悯~刑(施刑慎重,不严刑以逼供)。体~。 (2) 救济~金。抚~。 (3) 忧虑~~(忧虑的样子)。 郑码umlk,u6064,gbkd0f4 笔画数9,部首忄,笔顺编号442325221
唯 (形声。从口,隹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同本义 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助字辨略》朱注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论语里仁》 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又如唯阿(唯、阿同为应对 语词。比喻差别不大);唯俞(应
汜 由干流分出又汇合到干流的水 汜,水别复入水也。从水,巳声。--《说文》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诗召南江有汜》 不流通的水沟 穷渎,汜。--《尔雅释丘》。郭璞注水无所通者。” 水名 汜水,源出方山。--《读史方舆纪要》 水边 出自汤谷,次于蒙汜。--《楚辞》 汜sì汜
肥〈形〉 (会意。从肉,本义脂肪多) 同本义 肥,多肉也。--《说文》 坚土之人肥。--《大戴礼记易本命》 瞻肥瘠。--《礼记月令》 吾牲牷肥。--《左传桓公六年》。服注牛羊曰肥。”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孟子梁惠王上》 又如肥猪;肥肉(喻指有钱的人);肥腻(含油脂多的食物;油脂
应 应当,应该 应,当也。--《说文》 应,当也。--《尔雅》 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诗周颂赉》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应是良晨好景虚设。--宋柳永《雨霖铃》 凡所应有。--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应得之资。 不应重罚。--清方苞《狱中杂记》 法
议 (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 同本义 议,语也。--《说文》 议,谋也。--《广雅》。按,谓论事之宜。 唯酒食是议。--《诗小雅斯干》 法而不议。--《荀子王制》 赵王悉召群臣议。--《史记》 又如议计(商议合计);议妥(商量妥当);议婚(商谈联姻之事) 评议是非 议论证据古今
趚sù 1.见"趚趚"﹑"趢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