恤 (形声。从心,血声。本义忧虑) 同本义 恤,忧也。--《说文》 勿恤其孚。--《易·泰》 不印自恤。--《书·大诰》 告而忧恤。--《诗·大雅·桑柔》 不恤国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所图者国恤家仇,所期望者豪杰事功。--明·张煌言《复郎廷佐书》 又如恤功(担忧民众的事务);恤恤(忧虑的样子);恤民(忧虑人民的疾苦) 体恤 朝廷竟无恤赠之典。--《隋唐演义》 恤病讨贰。--《左传》 不知存恤。--《三国志·诸葛亮传》 又如恤近忽远(体恤亲近的人而忽略疏远的人);恤金 怜悯 恤(卹、? ⒈怜悯,同情怜~。体~。 ⒉救济,周济抚~。有无相~,患难相救。 ⒊担忧,忧虑~国事。 恤sū 1.见"恤勿"。
恤 xu 部首 忄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9 恤 compensate; pity; sympathize; 恤 (1) 卹、賉 xù (2) (形声。从心,血声。本义忧虑) (3) 同本义 [worry] 恤,忧也。--《说文》 勿恤其孚。--《易·泰》 不印自恤。--《书·大诰》 告而忧恤。--《诗·大雅·桑柔》 不恤国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所图者国恤家仇,所期望者豪杰事功。--明·张煌言《复郎廷佐书》 (4) 又如恤功(担忧民众的事务);恤恤(忧虑的样子);恤民(忧虑人民的疾苦) (5) 体恤 [favor] 朝廷竟无恤赠之典。--《隋唐演义》 恤病讨贰。--《左传》 不知存恤。--《三国志·诸葛亮传》 (6) 又如恤近忽远(体恤亲近的人而忽略疏远的人);恤金 (7) 怜悯 [pity;sympathize] 司寇宜哀狱,台庭幸恤辜。--唐·沈佺期《移禁司刑》 (8) 又如恤矜(怜悯) (9) 周济 [help out] 以恤礼哀寇乱。--《周书·大宗伯》 胡以相恤。--汉·贾谊《论积贮疏》 存恤贫无告者。--《明史》 隋主闻知大怒,厚恤麦铁杖等,杀监军刘士龙,囚于仲文。--《隋唐演义》 (10) 又如恤邻(救济近邻);恤贫(救济贫民);恤嫠(救济);恤病(救援有危难的人);恤患(济人于患难) (11) 安置 [install] 不遂我遣,恤我九列。--《汉书》 (12) 顾及;顾念 [take into account] 战胜宜阳,不恤楚交,忿也。--《战国策》 (13) 又如恤刑(慎用刑法) (14) 抚养 [nurse] 恤孤寡。--《礼记·月令》 恭老恤幼,不忘宾旅。--《孔子家语·弟子行》 (15) 又如恤孤(抚养孤儿) 恤 xù (1) 葬仪 [obsequies] 俗谚云会稽打鼓送恤,吴兴步担令史。”--《南史》 (2) 又如恤典(丧葬礼仪) 恤 xù ㄒㄩ╝ (1) 对别人表同情,怜悯~刑(施刑慎重,不严刑以逼供)。体~。 (2) 救济~金。抚~。 (3) 忧虑~~(忧虑的样子)。 郑码umlk,u6064,gbkd0f4 笔画数9,部首忄,笔顺编号442325221
耱用荆条等编成的一种农具,功用和耙相似。亦称耢”。 耱mò也叫"耢"。旧时平整土地的农具。
见龃龉” 龉y 龉wú 1.嵒龉,山势险峻貌。 2.见"龉龊"。
懙y 1.懙懙。行步安详貌。
庑 (形声。从广,无声。从广,与房屋有关。本义堂下周围的廊屋) 同本义 庑,堂下周屋。--《说文》 居庑下,为人赁舂。--《后汉书梁鸿传》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楚辞》 庑下一生伏案卧。--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泛指房屋 居大庑之下。--《史记》 又如盖庑(盖屋);计殿
佴 相次,随后 佴,佽也。从人,耳声。--《说文》 佴,贰也。--《尔雅释言》 佴,次也。--《广雅释诂三》 李陵既生降,聩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佴〈名〉 nai 姓 佴,姓也。--《广韵》 佴nài ⒈姓。 佴èr 1.相次;随后。
湇qì 1.肉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