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 (形声。从马,川声。本义马驯服) 同本义。亦指鸟兽驯服 驯,马训也。--《说文》 养野鸟兽使服谓之训。--《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驯,性行调顺也。--《字林》 乃驾驯駮之驷。--《史记·司马相如传》 南越献驯象。--《汉书·武帝纪》 马先驯而后求良。--《淮南子》 江鱼不池活,野鸟难笼驯。--唐·韩愈《送惠师》 又如驯兽(驯服之兽);驯雉(驯顺的雉);驯禽(驯养的禽鸟);驯鹿(驯养的鹿);驯乌(驯顺的乌鸦);驯象(驯养的象) 泛指顺服 能明驯德。--《史记·五 驯xùn ⒈顺从,听从指使~服。善于~兽。 ⒉善良~行。 驯xún 1.马顺服。 2.泛指顺服。 3.使驯服,使和顺。 4.顺,不背理﹑不乱。 5.调顺,使和谐不乱。 6.美善。 7.循序渐进。 8.熟习。 9.通"训"。教训,教导 。 10.通"训"。训释,解说。
驯 xun 部首 马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6 驯 domesticate; tame; tame and docile; 驯 (1) 駔 xùn (2) (形声。从马,川声。本义马驯服) (3) 同本义。亦指鸟兽驯服 [horse is tame;animal is tame] 驯,马训也。--《说文》 养野鸟兽使服谓之训。--《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驯,性行调顺也。--《字林》 乃驾驯駮之驷。--《史记·司马相如传》 南越献驯象。--《汉书·武帝纪》 马先驯而后求良。--《淮南子》 江鱼不池活,野鸟难笼驯。--唐·韩愈《送惠师》 (4) 又如驯兽(驯服之兽);驯雉(驯顺的雉);驯禽(驯养的禽鸟);驯鹿(驯养的鹿);驯乌(驯顺的乌鸦);驯象(驯养的象) (5) 泛指顺服 [be tame and docile] 能明驯德。--《史记·五帝纪》 驯至其道。--《易·坤》 驯行孝谨。--《史记·万石君传》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宋·苏轼《放鹤亭记》 (6) 又如驯良;驯顺(驯服和顺);驯狎(驯顺可亲近);驯懦(驯服懦弱);驯警(驯顺而有警觉);驯粗(驯服而有野性) (7) 熟悉 [skill] 汉儿刍秣久,相驯通语言。--清·施闰章《新都戍》 (8) 又如驯悉(熟悉) (9) 善良 [good] 知恶政之不可久,则虽苛烦之法,自可调之使驯。--清·王夫之《宋论》 (10) 又如驯谨(善良谨慎);驯行(善良的行为) 驯 (1) 駔 xùn (2) 使驯服;使和顺 [domesticate;tame] 龙驹之子,方乃驯驾,所以此国多出善马。--唐·玄奘《大唐西域记》 (3) 又如驯驾(训练驾车);驯兽(使兽驯顺) (4) 解释 [explain] 又以先王之书,驯天明不解之道也知之。--《墨子》 驯 (1) 駔 xùn (2) 逐渐地,循序渐进 [gradually] 学不陵节而施之曰驯。--《说苑》 (3) 又如驯致(顺其自然而逐渐达到;顺应情致的自然发展);驯增(逐渐增加) 驯从 xùncóng [tame] 驯服,顺从 驯服 xùnfú [tame and docile] 温和顺从 一匹驯服的小马 驯化 xùnhuà [tomestication;taming;acclimatization;domestication] 改变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遗传基因,使其成为家禽、家畜的过程 驯良 xùnliáng [docile;gentle] 温顺善良 驯马 xùnmǎ [saddle horse] 被驯为乘骑的马,典型地有一个强健的背,丰满匀称的躯体,长而倾斜的儃和肩,漂亮的姿势和几种步态(如慢步、小跑、慢跑) 驯马场 xùnmǎchǎng [school] 驯马的场地(如用围墙围起来的一块地面,或有顶棚的圆形场地) 驯马人 xùnmǎrén [broncobuster] 驯马的人 驯扰 xùnrǎo [tame] 驯服柔顺 驯善 xùnshàn [tractable] 驯良 顺善的羔羊 驯顺 xùnshùn [tame and docible] 性情柔和能服从 驯驼 xùntuó [deloul] 脚步敏捷的供人乘骑的阿拉伯骆驼 驯养 xùnyǎng [raise and train(animals);domestricate] 抚养以求其顺服;安抚 驯 (駔) xùn ㄒㄩㄣ╝ (1) 顺从,使顺从~化。~兽。~顺。桀骛不~。 (2) 善良,温顺~良。~和。~谨。~熟。 (3) 古同训”,教诲。 郑码xnd,u9a6f,gbkd1b1 笔画数6,部首马,笔顺编号551322
芥 (形声。从苃,介声。本义蔬菜名。即芥菜”) 同本义 芥,芥菜也。--《说文》 天地之行,芥苦味也。--《春秋繁露》 脍,春用葱,秋用芥。--《礼记内则》 又如芥子(芥菜的种子。颗淋小,可榨油或制芥末);芥孙(芥菜于霜雪中再发的嫩牙);芥尽(芥子用完。佛教用语。比喻时间之久或劫数
杊n ⒈亏缺,不足。 ⒉指初一,但月亮出现在东方。
屔ní 1.受水的山丘。 2.山名。
偅zhòng 1.见"儱偅"。 2.通"僮"。 3.通"幢"。
溅溅 溪谷溅溅 黄河流水鸣溅溅 溅 (从水,贱声。本义用污水挥洒) 同本义 溅,污洒也。--《说文》。段玉裁注谓用污水挥洒也。” 液体受到冲激向四外飞射 颈血溅大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溅沫惊飞鸟。--张九龄《庐山望瀑布》 又如溅血(飞溅的鲜血);溅沫(飞溅的水花);溅泪(
煨〈名〉 (形声。从火,畏声。本义火盆中的火) 同本义 煨,盆中火也。--《说文》 热灰谓之煻煨。--《通俗文》 一班大小徒弟,尽为煨尽之末。--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又如煨尘(灰烬;尘埃);煨烬(灰烬,燃烧后的残余物) 煨 〈动〉 用文火烧熟或加热 把生的食物放在火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