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 (形声。从言,川声。本义教育,教导) 同本义 训,说教也。--《说文》 大训。--《书·顾命》 告之训典。--《左传·文公六年》 是为明训。--《国语·晋语》。注教也。” 务材训农,通商惠工。--《左传·闵公二年》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张溥《五人墓碑记》 训俭示康。--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训蒙(在私塾教授小学生);训蒙教授(教幼童的私塾先生);训人(负责教育的官员或师长);训章(训示规范) 解说,注释。用通俗的话解释词语的意义 但世人未之深亮训 训xùn ⒈教导,教诲~导。~练。吸取教~。 ⒉法则,规范,准则遗~。不足为~。 ⒊申斥~人。~诫。 ⒋词义解释~释。~诂。
训 xun 部首 讠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5 训 example; lecture; standard; teach; 训 (1) 訓 xùn (2) (形声。从言,川声。本义教育,教导) (3) 同本义 [instruct;teach;lecture] 训,说教也。--《说文》 大训。--《书·顾命》 告之训典。--《左传·文公六年》 是为明训。--《国语·晋语》。注教也。” 务材训农,通商惠工。--《左传·闵公二年》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张溥《五人墓碑记》 训俭示康。--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 又如训蒙(在私塾教授小学生);训蒙教授(教幼童的私塾先生);训人(负责教育的官员或师长);训章(训示规范) (5) 解说,注释。用通俗的话解释词语的意义 [explain] 但世人未之深亮训说,况文烦富,行于世者,失其旨要,故撰为《略解》焉。--三国魏·曹操《孙子》序 (6) 又如训故(同训诂);训义(解释文字的意义);训解(训释解说);训传(训解经义) (7) 训练;讲习 [train;lecture and study] 有智略,能训治军旅。--宋·王安石《举渭川兵马都监盖传等充边上任使状》 (8) 又如训戎(训练军旅);训治(训练整治) (9) 顺从;归顺 [tame] 四方其训之。--《诗·大雅·抑》 于帝其训,又,是训是行。--《书·洪范》 (10) 取名 [choose a name for] 后志存小字,不训法名者,遵慈母之意也。--宋·赞宁《宋高僧传》 训 (1) 訓 xùn (2) 典式、法则 [code;rule]。如训令;训典(古圣王的典籍);训格(教训,规范);训范(足可为法的规范、典范) (3) 尤指可作为法则的话或座右铭 [words]。如训诰(训教导之辞;诰,指诏书或告诫之文) (4) 解说的词语 [commentary;caption] 。如《尔雅·释训》 训斥 xùnchì [reprimand;rebuke;berate] 严厉的或正式的谴责,尖锐的申斥 训词 xùncí [admonition;instruction] 进行教导的言词或为教导传授给某人的言词 训迪 xùndí [instruct and guide]教诲开导 训迪厥官。--《书·周官》 训导 xùndǎo [lesson;instruct and guide] 教训开导;教育学名词。训导与训育涵义大致相同 训诂 xùngǔ [explanations of words in ancient books;gloss;glossary;commentary work on classics] 解释古文字义 特令校书郎贾逵为之训诂。--《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 训话 xùnhuà [(give) an admonitory talk to subordinates ] 旧指上级对下级讲教导和训诫的话 训诫 xùnjiè (1) [get after]∶受训斥、斥责或攻击 放松对教改所内诈骗犯的训诫 (2) [sermonize]∶教训地或教条地讲道 训练 xùnliàn [train;drill] 教练、操练兵士,教育学名词。与教学意义相近。训练的目的,是使受训者获得一项行为方式或技能 训练新兵 训令 xùnlìng [instructions;command;injunction]公文的一种。上级机关对所属机关带有命令性的指示 训蒙 xùnméng [educate children] 教导初入学的人或孩童 训勉 xùnmiǎn [instruct and encourage] 教诲勉励 训示 xùnshì [instructions to subordinates] 上级、长辈对下级、晚辈的训导 训释 xùnshì [explain] 解释字句的意义 训释字义 训学 xùnxué [give moral teachings to students] 学校对于学生德性的训导和教育 训诱 xùnyòu [instruct and guide] 教诲诱导 多方训诱 训育 xùnyù [moral teachings] 教师本着教育原则,顺应学生身心的需要,予以教导,使能向好的方面不断地生长发展 训喻,训谕 xùnyù,xùnyù [instruct] 训示晓喻;教诲 训责 xùnzé [instruct and denounce] 训诫和斥责 训 (訓) xùn ㄒㄩㄣ╝ (1) 教导,教诲~诫。~蒙(教育儿童)。~迪(教诲开导)。教(jiào)~。培~。 (2) 可以作为法则的话家~。 (3) 典式,法则不足为~。 (4) 解释词的意义~诂(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亦称~故”、诂~”、故~”)。~读(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语音读汉字)。 郑码snd,u8bad,gbkd1b5 笔画数5,部首讠,笔顺编号45322
鼾〈名〉 (形声。从鼻,干声。本义酣睡时粗重的鼻息声) 同本义 鼾睡床上。--明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打鼾;鼾息(熟睡时的打鼾声);鼾呼(睡觉打呼噜);鼾鼻(打呼噜);鼾鼾(熟睡时的呼噜声。);鼾眠(鼾卧、鼾咍、鼾寝、鼾睡。都指熟睡时发出鼾声) 鼾声 鼾声如雷 鼾睡 鼾hn打呼噜,熟睡
挪 (形声。从手,那声。本义揉搓) 同本义 两手自相挪。--韩愈《读东方朔杂事》 移动,从一处移到另一处 行者叩头,启上如来千万望挪玉一降。”--《西游记》 又如挪玉(移动玉步;劳动大驾);挪桌子;那个理发店挪地方了;把椅子挪开;挪步(移动脚步) 移用 他向日挪我的五十两银子,得便
祦wú 1.福祉。
羁 (会意。从网(罒),从革(皮革),从马∠起来表示用皮革制成的网络来把马络住。本义马笼头) 同本义 红牛缨绂黄金羁。--韩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又如羁縻(羁,马络头;縻,牛紖。喻联络、维系);羁勒(马络头) 古代女孩留在头顶像马络头一般的头发 男角女羁。--《礼记内则》 又如
会 (会意。古文从合,从彡。按彡亦众多意。本义会合) 同本义 会,合也。--《说文》 会,聚也。--《广雅释诂三》 会同有绛。--《诗小雅车攻》 会言近止。--《诗唐风杕杜》 会朝清明。--《诗大雅大明》 会诸其币。--《仪礼聘礼》 以会天地之藏。--《礼记月令季秋》 然后天下会于一
銤m 1.化学元素"锇"的旧译名。 2.化学元素"镅"的旧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