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同本义 讯,问也。--《说文》。按,字亦作询『宣帝名询。 讯之占梦。--《诗·小雅·正月》。传问也。” 多其讯。--《礼记·学记》。注或为訾,按,訾犹咨也。” 执讯而与之书。--《左传·文公十二年》。注通问之官。” 君尝讯臣矣。--《公羊传·僖公十年》。注上问下曰讯。” 以讯首或告。--《礼记·王制》 讯鞫论报。--《汉书·张汤传》。注考问也。” 卒从吏讯。--《汉书·邹阳传》。注谓鞠问也。” 乃讯申胥。--《国语·吴语》 昼夜搒讯。--清·张廷玉《明史》 木讯 讯xùn ⒈问,询问,特指审问~问。传~。审~。 ⒉音信,消息音~。通~。新华社~。
讯 xun 部首 讠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05 讯 dispatch; interrogate; message; 讯 (1) 訊 xùn (2) 同本义 [interrogate] 讯,问也。--《说文》。按,字亦作询『宣帝名询。 讯之占梦。--《诗·小雅·正月》。传问也。” 多其讯。--《礼记·学记》。注或为訾,按,訾犹咨也。” 执讯而与之书。--《左传·文公十二年》。注通问之官。” 君尝讯臣矣。--《公羊传·僖公十年》。注上问下曰讯。” 以讯首或告。--《礼记·王制》 讯鞫论报。--《汉书·张汤传》。注考问也。” 卒从吏讯。--《汉书·邹阳传》。注谓鞠问也。” 乃讯申胥。--《国语·吴语》 昼夜搒讯。--清·张廷玉《明史》 木讯者三人。--清·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讯定(审问判决);讯治(审问,处罚);讯责(审问罪状而加谴责) (4) 询问;请教 [question] 广问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咸来问讯。--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泛讯之。--清·方苞《狱中杂记》 你如今也讯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的上,就来告诉我。--《红楼梦》 (5) 又如讯听(打听) (6) 责问,诘问 [call sb. to account;closely question] 歌以讯之。--《诗·陈风·墓门》 讯予不顾。 诏大臣至西宁卫讯理,按例赔偿。--清·俞正燮《癸已类稿》 (7) 又如讯语(责问的言词);讯理(责问处理);讯让(又言词责告);讯语(责问) (8) 问候 [send one's respects to] 绸缪结风徽,烟温吐芳讯。--《文选·谢瞻文》 (9) 又如讯牍(问候的书信);讯尺(问候的尺牍);讯记(问候的书信) (10) 施以讯杖 [beat;torture] 使坊市恶少年罗告富室,诬以罪恶,捕系地牢,讯掠取服。--《资治通鉴·唐太宗大历四年》 (11) 又如讯掠(拷打审问);讯疮(刑讯的创伤);讯考(拷问;刑讯) 讯 (1) 訊 xùn (2) 消息;音信 [news;message] 有客山中至,言传故人讯。--储光羲《田家即事答崔二东皋作》 (3) 又如通讯;电讯;死讯;音讯;闻讯;简讯;零讯;喜讯 (4) 信 [letter] 行远疾速,而不可托讯者与?--《荀子》 (5) 又如讯函(信函);讯报(文书信函);讯缄(信函) (6) 警报 [alarm]。如消防队闻讯赶来 讯号 xùnhào [signal] 通过电磁波发出的信号 讯实 xùnshí [be proved true by trial] 审讯属实 讯实设立教堂,纠党约期叛反。--《彭公案》 讯问 xùnwèn [interrogate;question] 严厉盘问 讯问房产的来龙去脉 讯 (訊) xùn ㄒㄩㄣ╝ (1) 问,特指法庭中的审问审~。刑~。~问。 (2) 消息,信息通~。音~。~息。 (3) 告,陈诉夫也不良,歌以~之。” (4) 中国西周时对俘虏的称谓执~(意思是捉到俘虏)。 (5) 古同迅”,迅速。 郑码syed,u8baf,gbkd1b6 笔画数5,部首讠,笔顺编号45512
只 (形声。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持二隹曰雙。本义鸟一只) 同本义 隻,鸟一枚也。--《说文》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悼亡诗三首》 又如只翼(一只鸟。比喻孤单) 只 用于计量鸡、禽、牛、羊、球、手、足等的数目。如两只手;三只鸡 只 引申为凡物之单者曰只。单一 莫遣只轮
豣xi 1.山谷空旷貌。 2.指山谷。
曾 (形声。从八,从曰。本义未明。副词。用来加强语气) 过去发生过--表示有过某些行为或情况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唐白居易《忆江南》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又如曾不(不曾);几年前我曾见过他一面;我曾去过杜坪乡 已经 竟,竟然
膣 女性生殖器的一部分,即阴道 女…生殖器之膣有孔,虚能容物。--徐珂《清稗类钞》 膣zhì女性生殖器的阴道。
其〈名〉 通期”。期限 既辱且危,死其将至。--《易系辞下》 其 〈代〉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变成其”。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彼、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又如独善其身 她 它 或者不如说希
厠cè1.见"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