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 (形声。从贝,台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赠送) 同本义 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 美人之贻。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唐·韩愈《师说》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明·魏学洢《核舟记》 古经传中诒、贻见互。清·郑珍说贻”字皆汉后所改。如贻饷(留赠);贻赠(馈赠,赠送) 遗留 贻我来牟。--《诗·周颂·思文》 坐贻聋瞽。--唐·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贻累(连累);贻笑(诒笑。被人讥笑);贻谋(留下的主意);贻厥(贻留;厥其);贻燕(给后世子孙留下 贻yí ⒈赠给,送给~人。 ⒉遗留~害。~误。自~伊戚(伊是,此。戚忧愁。〈喻〉自寻烦恼)。
贻 yi 部首 贝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09 贻 leave behind; present; 贻 (1) 賝 yí (2) (形声。从贝,台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赠送) (3) 同本义 [present] 贻我彤管。--《诗·邶风·静女》 美人之贻。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唐·韩愈《师说》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明·魏学洢《核舟记》 (4) 古经传中诒、贻见互。清·郑珍说贻”字皆汉后所改。如贻饷(留赠);贻赠(馈赠,赠送) (5) 遗留 [leave behind;bequeath] 贻我来牟。--《诗·周颂·思文》 坐贻聋瞽。--唐·李朝威《柳毅传》 (6) 又如贻累(连累);贻笑(诒笑。被人讥笑);贻谋(留下的主意);贻厥(贻留;厥其);贻燕(给后世子孙留下安定的根基);贻臭万年(恶名留传后世,万世难除) 贻 (1) 賝 yí (2) 贻贝属或有关属的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 [mussel],通常有一个卵形或长形贝壳,具一黑色角质层并依动物分泌的细丝状足丝附着在基层 贻患 yíhuàn [sow seeds of disaster] 留下祸患 贻患无穷 贻害 yíhài [leave a legacy of trouble] 留下祸害 贻害无穷 贻人口实 yírén-kǒushí [give occasion for talk] 留下被人攻击的话柄 贻误 yíwù (1) [mislead]∶错误引领,使入歧途 贻误青年 (2) [affect adversely;bungle]∶错误遗留下去,使受到坏的影响 贻误工作 贻笑大方 yíxiào-dàfāng [give an expert cause for langhter;incur the ridicule of those who know] 被有学问或内行的人所笑 小生意下却疑是此剑,但说来又恐不是,岂不贻笑大方?--清·钱彩《说岳全传》 贻 (賝) yí ㄧˊ (1) 赠给。 (2) 遗留,留下~害。~误(使受到坏的影响)。~训。~笑大方(让内行见笑)。 郑码lozj,u8d3b,gbkeadd 笔画数9,部首贝,笔顺编号253454251
避 (形声。从辵),辟声。本义躲开,回避) 同本义 避,回也。--《说文》 避,去也。--《苍颉篇》 无乃实有所避。--《国语周语》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书生避雨檐下。--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避风雨;避秦(秦时苛政扰民,人民纷纷逃避而隐居);避言(言语谨慎
鋣méi 1.谓一大环贯二小环的子母环。
懑 (会意。从心,从满。满心烦闷。本义烦闷) 同本义 懑,烦也。--《说文》 懑,烦闷。--《广韵》 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三国志华陀传》 故济北王阿母自言足热而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烦懑不乐。--清张廷玉《明史》 又如懑愤金怀(胸怀郁闷);懑闷(烦闷);懑烦(烦闷
祡chái 1.古指烧柴生烟以祭天。
娓 (形声。从女,尾声。本义顺从) 同本义 娓,顺也。--《说文》 娓,从也。--《广韵》 努力 娓,勉也。--《字汇》 娓 美,漂亮 娓,美也。--《玉篇》 不倦的 娓wi ⒈顺,美。 ⒉ ①不倦的样子~ ~不倦。 ②动听的样子~ ~动听。
猐qing ⒈古同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