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繁体字:詠,笔画:8,拼音:yǒng,部首:口

    简解

    咏 (形声。从口,永声。又作詠”。本义曼声长吟;歌唱) 同本义 詠,歌也。或从口。--《说文》。段注尧典曰‘歌永言。’乐记曰‘歌为之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 搏拊琴瑟以咏。--《虞书》。郑注谓歌诗也。” 五曰夷则,所咏歌九则,平民无二也。--《国语·周语下》 人喜则斯陶,陶斯咏。--《礼记·檀弓》 咏而归。--《论语·先进》 咏殷周之《诗》。--班固《东都赋》 又如咏士(诗人);咏雪(咏絮。泛指有诗才的女子);咏哦(歌咏吟哦);咏吟(曼声诵读);咏言(吟诗) 咏(詠)yǒng ⒈声调抑扬地念诵或歌唱吟~。歌~。 ⒉用诗词等来赞颂或叙述~志。~梅。~雪。

    详解

    咏 yong 部首 口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8 咏 chant; intone; 咏 (1) 詠 yǒng (2) (形声。从口,永声。又作詠”。本义曼声长吟;歌唱) (3) 同本义 [chant;sing;intone] 詠,歌也。或从口。--《说文》。段注尧典曰‘歌永言。’乐记曰‘歌为之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 搏拊琴瑟以咏。--《虞书》。郑注谓歌诗也。” 五曰夷则,所咏歌九则,平民无二也。--《国语·周语下》 人喜则斯陶,陶斯咏。--《礼记·檀弓》 咏而归。--《论语·先进》 咏殷周之《诗》。--班固《东都赋》 (4) 又如咏士(诗人);咏雪(咏絮。泛指有诗才的女子);咏哦(歌咏吟哦);咏吟(曼声诵读);咏言(吟诗) (5) 用诗词等形式来写景抒情 [narrate in poetic form] 若是而不从,动而不悛,则文咏物以行之,求贤良以翼之。--《国语·楚语上》 歌以咏志。--《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6) 又如咏桑寓柳(喻表面上赞美此事物,实际是为寄托对他事物的情感);咏志(以诗歌抒发心志);咏风嘲月(诗人写诗,常以风月为题材,故常泛称写诗为咏风嘲月) (7) 歌颂 [sing the praise of] 含淳咏德之声盈耳。--汉·王褒《四子讲德论》 (8) 又如咏颂(歌颂);咏仁(歌颂仁德);咏德(歌颂高尚的品德) 咏 yǒng 指诗歌等韵文作品 [poetry]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咏唱 yǒngchàng [chant] 吟咏唱和 咏怀 yǒnghuái [sing of one's feelings] 借某物用诗词抒发情怀抱负 咏怀诗 咏叹 yǒngtàn [intone;sing;chant] 长声吟叹 咏叹调 yǒngtàndiào [aria] 有伴奏的、伸展的和一般是精心创作表现人物内心情绪的独唱曲(如歌剧或清唱剧中的) 咏赞 yǒngzàn [sing the praise of] 颂扬 咏 yǒng ㄩㄥˇ (1) 唱,声调有抑扬地念~赞。歌~。吟~。~唱。 (2) 用诗词等来描述,抒发感情~梅。~史。~怀。~叹。~叹调(富于抒情的独唱曲)。 (3) 指诗词佳~。 郑码jsk,u548f,gbkd3bd 笔画数8,部首口,笔顺编号25145534

  • 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房屋形。在穴居野处时代也就是洞窟。外围象洞门,里面的小框框象彼此连通的小窟,即人们居住的地方。本义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秦、汉以后才特 指帝王之宫)) 同本义 宫,室也。--《说文》 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尔雅释宫》 古者贵贼同称宫。秦汉以来

  • 畻chéng 1.田埂﹔畦田。

  • 樤tiáo 1.小枝,枝条。 2.木名,即柚。

  • 呿qù 1.张口貌。 2.梵字音译。参见"呿陀"。 3.见"呿嗟"。 4.叹词。

  • 芴〈副〉hu 恍惚。谓凝不清或茫然无知的样子 通忽”■然 芴 wu 植物名。 芴,菲也。--《说文》 一种无色结晶状烷烃 芴 w ①〈名〉植物名'即茜菜。一年生草本。可供观尝,兼作蔬菜。 ②〈名〉有机化合物的一种。白色片状晶体,由煤焦油制得。 芴wù 1.即蓎菜。一年生草本

  • 鈻sì 1.装入箭杆的箭头部分。

按首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笔画数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 51
大家正在查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