隅〈名〉 (形声。从阜,禺声。阜”是土山,有土则可用于建筑,因而从阜”的字有的与建筑有关。本义山水弯曲边角处) 同本义 隅,陬也。--《说文》 既登览乎隅椒,复临泛乎汪洋。--明·徐渭《缇芝赋》 又如山隅;隅椒(山角与山顶);隅隈(角落和弯曲之处);隅陬(角落) 角,角落 俟我于城隅。--《诗·邶风·静女》 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考工记·匠人》 抠衣趋隅。--《礼记·曲礼》 日出东南隅。--《乐府诗集·陌上桑》 采桑城南隅。 停于大室之隅。--唐·李朝威《柳毅 隅yú ⒈角落屋~。墙~。城~。 ⒉靠边的地方海~。 ⒊
隅 yu 部首 阝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1 隅 coign; 隅 yú 〈名〉 (1) (形声。从阜(fù),禺(yú)声。阜”是土山,有土则可用于建筑,因而从阜”的字有的与建筑有关。本义山水弯曲边角处) (2) 同本义 [corner of a mountain or river] 隅,陬也。--《说文》 既登览乎隅椒,复临泛乎汪洋。--明·徐渭《缇芝赋》 (3) 又如山隅;隅椒(山角与山顶);隅隈(角落和弯曲之处);隅陬(角落) (4) 角,角落 [corner] 俟我于城隅。--《诗·邶风·静女》 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考工记·匠人》 抠衣趋隅。--《礼记·曲礼》 日出东南隅。--《乐府诗集·陌上桑》 采桑城南隅。 停于大室之隅。--唐·李朝威《柳毅传》 折过墙隅。--《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隅头(墙角;拐角);城隅(城的一角);向隅(面对着屋子的一个角落) (6) 边远的地方 [outlying place] 咫只雪山路,归飞西海隅。--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 (7) 又如隅谷(神话中日落的地方);隅镇(边远小镇);隅夷(神话中的日出处);隅辟(边境,国境);隅官(边地官员) (8) 事物的部分或片面 [part] 举端自理,滞隅则失。--《后汉书》 (9) 又如隅见(片面的见解);隅曲(偏狭之见);隅积(部分和总体) (10) 边;旁 [side] 昏将举火,执烛隅坐,错总之法,横子坐所。--《管子》 (11) 又如隅坐(坐位的侧边);隅目(斜眼而视,怒视) 隅 yú ㄩˊ (1) 角落城~。墙~。屋~。~隙(屋角的洞穴)。向~而泣。 (2) 靠边的地方海~。 〔~中〕将近中午的时候。 郑码yklz,u9685,gbkd3e7 笔画数11,部首阝,笔顺编号52251125214
駲zhu 1.日用汉字。用于人名。
藌mí ⒈古同蕑”。
捼ruó 1.揉搓;按摩。
炚gung ⒈古同光”。
扎 za 捆绑;缠束;拴;系 抄扎家私,分俵众军。--《水浒传》 又如扎抹(缠绑;收拾);扎爪(拴绑;缠绑);扎一根红头绳;扎花环;扎包(捆在腰间的长布);扎缚(捆扎;包扎);扎脚(缠足);扎把(成捆的草把) 编 挽上,卷起来 趁人之危,勒索财物 捉 准备 扎(紥、紮)z ⒈缠束,捆(儿),把(儿)
甑 (形声。从瓦,曾声。从瓦,表示是陶制品。本义古代炊具,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鬲上蒸煮 同本义 甑,? 甑,自关而东谓之? 许子以釜甄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荷甑堕地,不顾而去。--《后汉书孟敏传》 朝甑米空烹芋粥,夜缸油尽点松明。--宋陆游《杂题六首》 蒸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