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名〉 (形声。从水,於声。本义水中沉淀的泥沙) 同本义 春夏干燥, 少水时也, 故使河流迟, 贮淤而稍浅。 --《汉书》 又如淤滩(淤泥形成的滩地);引淤肥田 泥沙冲积成的地带 楚人种麦满河淤,仰看浮槎栖古木。--宋·苏轼《河复》 淤 将含有大量淤泥的河水引入低洼地,令其沉淀以改良土壤 阳武县民邢晏等三百六十四户言。”田沙碱瘠薄,乞淤溉…以助兴修。--《宋史·河渠志》 S秩纟淤田(用水将淤泥引入农田);淤溉(引含有大量淤泥的水灌田,使淤泥沉淀,以改良土壤,增加肥力) 滞塞,不流通 淤yū ⒈滯塞,不流通~塞。水沟~了。 ⒉沉积的泥沙~泥∮~。 ⒊通"瘀"。积血~血。
淤 yu 部首 氵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1 淤 silt; 淤 yū 〈名〉 (1) (形声。从水,於(yú)声。本义水中沉淀的泥沙) (2) 同本义 [silt] 春夏干燥, 少水时也, 故使河流迟, 贮淤而稍浅。 --《汉书》 (3) 又如淤滩(淤泥形成的滩地);引淤肥田 (4) 泥沙冲积成的地带 [sludge] 楚人种麦满河淤,仰看浮槎栖古木。--宋·苏轼《河复》 淤 yū (1) 将含有大量淤泥的河水引入低洼地,令其沉淀以改良土壤 [become silted up] 阳武县民邢晏等三百六十四户言。”田沙碱瘠薄,乞淤溉…以助兴修。--《宋史·河渠志》 (2) S秩纟淤田(用水将淤泥引入农田);淤溉(引含有大量淤泥的水灌田,使淤泥沉淀,以改良土壤,增加肥力) (3) 滞塞,不流通 [silt up] 淤,淀滓浊泥也。--《说文》。字亦作阏”。 渠成而用溉注填阏之水。--《汉书·沟洫志》。注阏,读与淤同…填阏,谓壅泥也。” (4) 又如淤涌(淤塞的水流); 淤停(水淤积不流); 淤阏(堵塞。水流不通) 淤灌 yūguàn [warping] 放淤蓄积挟带泥沙的水以淤高低洼地区 淤积 yūjī [accumulation of mud;sedimentation] 淤泥沉积;淤塞堆积 淤泥 yūní (1) [mud;silt]∶河湖池塘里底部的泥沙 出淤泥而不染。--宋·周敦颐《爱莲说》 (2) [ooze;slurry]∶参见软泥” 淤塞 yūsè [silt up] 沉积的泥沙使水流不畅 淤血 yūxuè [extravasated blood] 凝滞的血液 淤滞 yūzhì (1) [silt up;be retarded by silt]∶泥沙淤塞河道,水流不畅 淤滞的河流 (2) [stasis]∶身体上某处血液凝滞 淤 yū ㄩˉ (1) 水道被泥沙阻塞~塞。~积。~滞。~埋。 (2) 河沟中沉积的泥沙~泥。~溉。 (3) 同瘀”。 郑码vsot,u6de4,gbkd3d9 笔画数11,部首氵,笔顺编号44141533444
駲zhu 1.日用汉字。用于人名。
藌mí ⒈古同蕑”。
捼ruó 1.揉搓;按摩。
炚gung ⒈古同光”。
扎 za 捆绑;缠束;拴;系 抄扎家私,分俵众军。--《水浒传》 又如扎抹(缠绑;收拾);扎爪(拴绑;缠绑);扎一根红头绳;扎花环;扎包(捆在腰间的长布);扎缚(捆扎;包扎);扎脚(缠足);扎把(成捆的草把) 编 挽上,卷起来 趁人之危,勒索财物 捉 准备 扎(紥、紮)z ⒈缠束,捆(儿),把(儿)
甑 (形声。从瓦,曾声。从瓦,表示是陶制品。本义古代炊具,底部有许多透蒸汽的小孔,放在鬲上蒸煮 同本义 甑,? 甑,自关而东谓之? 许子以釜甄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荷甑堕地,不顾而去。--《后汉书孟敏传》 朝甑米空烹芋粥,夜缸油尽点松明。--宋陆游《杂题六首》 蒸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