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 (形声。从门,说省声。象在门里清点东西。本义在门内考察、计算事物) 同本义 阅,具数于门中也。--《说文》 引申为计算 阅,具也。--《小尔雅》 阅,数也。--《广雅》 商人阅其祸败之衅,必始于火。--《左传·襄公九年》。注阅,犹数也。” 又如阅问(逐一询问) 察看;视察,考查 常以秋、岁末之时阅其民。--《管子》 又如阅实(查对实事);阅狱(查看监狱);阅审(审核);阅稼(查看禾苗生长情况);阅试(审查考试) 检阅 马端敏公新贻亲临校场阅射。--清·薛福成《庸眖笔 阅yuè ⒈看~读。~览。传~。已~。 ⒉察看~兵。检~。 ⒊经历~历。~世。~年余。
阅 yue 部首 门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0 阅 experience; inspect; read; 阅 (1) 閲 yuè (2) (形声。从门,说省声。象在门里清点东西。本义在门内考察、计算事物) (3) 同本义 [examine] 阅,具数于门中也。--《说文》 (4) 引申为计算 [calculate] 阅,具也。--《小尔雅》 阅,数也。--《广雅》 商人阅其祸败之衅,必始于火。--《左传·襄公九年》。注阅,犹数也。” (5) 又如阅问(逐一询问) (6) 察看;视察,考查 [inspect;check] 常以秋、岁末之时阅其民。--《管子》 (7) 又如阅实(查对实事);阅狱(查看监狱);阅审(审核);阅稼(查看禾苗生长情况);阅试(审查考试) (8) 检阅 [review] 马端敏公新贻亲临校场阅射。--清·薛福成《庸眖笔记》 (9) 又如阅武(检阅军队) (10) 看;阅读 [read] 阅金经。--唐·刘禹锡《陋室铭》 苏黄共阅。--明·魏学洢《核舟记》 公阅毕。--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1) 又如阅卷(评阅试卷);阅荐(审阅荐举);阅看(阅读);阅正(审阅指正) (12) 经历 [experience] 那夜跳窗而出,原来就是此楼,思之恍如昨日,不想早阅三年。--《铁花仙史》 (13) 又如阅日(过日子);阅月(经过一月);阅岁(经过一年);阅世(经历时世) (14) 观赏 [view and admire] 历观今古,无臣下与君上同坐阅戏者。--唐·吕道生《安禄山》 (15) 又如阅胜(观赏美景);阅戏(看戏) (16) 总聚;汇集 [conflow] 川阅水以成川。--陆机《叹逝赋》 阅兵 yuèbīng [military review;review troops] 即检阅车马兵员装备等 国庆阅兵式 阅兵式 yuèbīngshì [parade] 部队按规定的队形和礼节,接受阅兵首长从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的仪式 阅读 yuèdú [go over;read] 看书或读书;观览文件图书 阅读课 阅卷 yuèjuàn (1) [go over examination papers]∶评判考卷 (2) [read records]∶检察院、法院等政法机关的办案人员审读有关的案卷 阅览 yuèlǎn [read] 观看;观赏。同阅读” 阅历 yuèlì (1) [experience] 指过去所经历的事迹 阅历三旬,贼以飞梯,鹅车,木驴等四面齐攻,城欲陷者数。--《旧唐书·吐蕃传》 (2) ;或历任的职务 阅历浅 阅 (閲) yuè ㄩㄝ╝ (1) 看,察看~览。~读。翻~。传(chuán)~。批~。订~。检~。~兵。 (2) 经历~历。已~三月。 (3) 容,容许我躬不~”。 (4) 本钱折~。 (5) 总聚,汇集川~水以成川”。 郑码tljr,u9605,gbkd4c4 笔画数10,部首门,笔顺编号4254325135
鍡wi 1.见"鍡鑸"。
同雅” 疋p量词两~马。三~布。 疋sh 1.足。 疋y 1.纯正的﹑合乎规范的。 2.素常;向来。
屿 (形声。从山,与声。本义小岛) 同本义 为屿,为嵁,为岩。--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平地小山 屿,平地小山也。--《六书故》 中央之山宜平,则为坻为屿,若以供吾布席置酒之用也。--明袁宏道《嵩游第五》 屿(巣)y小岛岛~。
偝〈动〉 背向着 偝,向偝。--《广韵》 毋偝立。--《礼记投壶》 又如偝立(背向站立) 背弃;违反 利禄先死者而后生者则民不偝。--《礼记坊记》 偝bèi 1.背向着。 2.背弃;违反。
瞌〈形〉 (形声。从目,盍声。本义瞌睡困倦思睡;打盹) 同本义 瞌睡 瞌睡虫 瞌k
丈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持十”。十,十尺。本义长度单位,十尺) 同本义 丈,十尺也。--《说文》 度五尺为墨,倍墨谓之丈。--《小尔雅》 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白发三千丈。--唐李白《秋浦歌》 百丈冰。--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半匹红绸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