篸 一头挑着一只空篸子。--陈残云《香飘四季》 篸cēn 1.见"篸篸"。 2.见"篸"。 篸zān 1.簪子。 2.插戴。 篸cǎn 1.方言。一种竹制盛器。
篸 can 部首 竹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17 篸1 cǎn [方]∶一种簸箕 [dust pan] 一头挑着一只空篸子。--陈残云《香飘四季》 另见zān 篸2 zān 山如碧玉篸。--韩愈《送桂州严大夫》。注篸与簮同。” 另见cǎn 篸1 cēn ㄘㄣˉ 〔~差〕古同参差”,长短或粗细不齐。 郑码mzop,u7bf8,gbkba64 笔画数17,部首竹,笔顺编号31431454545434333 篸2 zān ㄗㄢˉ (1) 缝衣针。 (2) 古通簪”。 (3) 缀,插。 郑码mzop,u7bf8,gbkba64 笔画数17,部首竹,笔顺编号31431454545434333 篸3 cǎn ㄘㄢˇ 方言,一种簸箕。 郑码mzop,u7bf8,gbkba64 笔画数17,部首竹,笔顺编号31431454545434333
倂bìng1.同"併"。
潓huì 1.泉名。在今湖南省道县。
警 (会意。从言,从敬,敬亦声。本义戒敕) 同本义 警,戒也。--《说文》 正岁,则以法警戒群吏。--《周礼宰夫》 所以警众也。--《礼记文王世子》 乃一篇之警策。--《文赋》 今年或者大警晋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以警其余。--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警告;警励(告诫策励);警迹
怨 (形声。从心,夗声。本义怨恨;仇恨) 同本义 怨,恚也。--《说文》 曰怨乎。--《论语》。皇疏恨也。” 施行得理,谓之德。反德为怨。--《贾子道术》 不怨人取之。--《淮南子说山》 天子甚怨。--《汉书李广苏建传》 人怨恶其君。--清黄宗羲《原君》 怨颇兴。--清张廷玉《明史》
囓niè"啮"的异体字。
剭w 1.诛杀。专指古之王公大臣伏刑于户内,以别于平民受戮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