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 (会意。从火从土。繁体从穴,鼀声。本义用砖石等砌成,供烹煮食物、烧水的设备) 同本义 灶,炊穴也。--《说文》 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白虎通·五祀》 灶烟阳。--《汉书·五行志》 灶者,老妇之祭也。--《礼记·郊特牲》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陶渊明《归园田居》 又如灶床脚(紧靠炉灶旁边的地面);锅灶;行军灶;灶妄(掌炉煮饭的婢女);灶下养(厨役。古代对厨师的贱称);灶燎(上灶头烧火) 烧炼或锻造的设备 灶神 灶(竈)zào用砖土等砌成的供烧水、烹饪蒸煮等用之设备放~上。
灶 zao 部首 火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07 灶 kitchen range; 灶 (1) 竈 zào (2) (会意。从火从土。繁体从穴,鼀(cù)声。本义用砖石等砌成,供烹煮食物、烧水的设备) (3) 同本义 [kitchen range] 灶,炊穴也。--《说文》 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白虎通·五祀》 灶烟阳。--《汉书·五行志》 灶者,老妇之祭也。--《礼记·郊特牲》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陶渊明《归园田居》 (4) 又如灶床脚(紧靠炉灶旁边的地面);锅灶;行军灶;灶妄(掌炉煮饭的婢女);灶下养(厨役。古代对厨师的贱称);灶燎(上灶头烧火) (5) 烧炼或锻造的设备 [forge]。如灶地(设灶制盐的地方);灶税(古代制盐人家所交纳的税) (6) 灶神 [kitchen god] 夏为太阳,其气长养,祀之于灶。--蔡邕《独断》 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鲁迅《彷徨·祝福》 (7) 又如灶王(也称灶王爷”。灶神的俗称);灶公(灶神的俗称。相传灶神上天奏事直言不讳,因喻正直的人);灶马(木刻印刷在纸上的灶神像;灶神的坐骑) 灶房 zàofáng [kitchen][方]∶厨房。也作灶屋” 灶火 zàohuo (1) [方] (2) [kitchen]∶厨房 (3) [oven]∶烧饭的灶 灶火上蒸了一锅饭 灶具 zàojù [cooking utensils][方]∶炊具 灶君 zàojūn [kitchen god] 灶神 灶披间 zàopījiān [kitchen][方]∶厨房 灶神 zàoshén [kitchen god] 迷信的人在锅灶边供奉的认为能掌管一家祸福的神 灶台 zàotái [the top of a kitchen range] 灶上面放东西的平面部分 灶头 zàotou [kitchen range; kitchen place] [方]∶烧饭的灶 灶王爷 zàowángyé [kitchen god] 灶神 灶 (竈) zào ㄗㄠ╝ (1) 用砖石砌成的生火做饭的设备锅~。炉~。~突(灶上的烟筒)。 (2) 指灶君”(中国民间在锅灶附近供的神)祭~。 郑码uob,u7076,gbkd4ee 笔画数7,部首火,笔顺编号4334121
佯 见徜徉” 假装,诈伪 佯 (形声。从人,羊声。本义假装) 同本义 张仪佯去秦。--《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佯为予赵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乡民佯败。--《广东军务记》 又如佯讶(假装吃惊);佯推死(装死);佯打耳睁(装聋作哑,心不在焉);佯佯不睬(故作轻慢,不予理睬);佯长(扬长
滔〈形〉 (形声。从水,舀声。本义水势盛大的样子) 同本义 滔,水漫漫大貌。--《说文》 滔,漫也。--《广雅》 象恭滔天。--《书尧典》 浩浩滔天。 汶水滔滔。--《诗齐风载驱》 滔滔江汉。--《诗小雅四月》 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书益稷》 又如滔涸(水漫溢与干涸);滔漭(水弥
辩 (形声。从言,辡(榓溃?? )声。本义辩论,申辩) 同本义 辩,治也。--《说文》 辩其狱讼。--《周礼乡士》 分争辩讼。--《礼记曲礼》 辩者言之信。--《韩非子八经》 勿辩乃司。--《书酒诰》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狼亦巧辩不已以求胜。--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摽 挥之使去 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孟子》 抛弃 已盟,曹子摽剑而去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摽 biào ①捆住某物使其相连用绳子~椅子腿。 ②互相用胳膊紧紧相钩姐妹俩~着胳膊走。 ③亲近;形影不离(多含贬义)他俩总~在一起。 ④落下。 ⑤击打。 摽bio 1.挥之
簄 用竹编成的滤酒器具 自酿下黄花酒,亲提着这斑竹簄。--元范康《竹叶舟》 指酒 近日秋雨足,公余试新簄。--宋苏轼《溪堂读书》 簄 滤酒 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簄。--宋苏轼《江城子》 簄chu 1.滤酒用的竹具。 2.过滤(酒)。 3.酒。 4.无底竹筐。
景 (形声。从日,京声。本义日光) 同本义 景,日光也。--《说文》 浊明外景,清明内景。--《荀子解蔽》 四时和谓之景风。--《尔雅》 南方景风。--《广雅》。按,犹日光风也。 日出天而耀景。--江淹《别赋》 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文选张载七哀诗》 流景曜之韡晔。--张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