斟 (形声。从斗,甚声。本义用勺子舀取) 同本义 斟,勺也。--《说文》 斟,酌也。--《广雅》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吕氏春秋》 太行何艰哉,北斗不可斟。--唐·顾况《游子吟》 其御羊斟不与。--《左传·宣公二年》 羊羹不斟,而宋国危。--《淮南子·鏱称》 用壶倒酒或茶水 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唐·李白《悲歌行》 又如斟酒;斟一杯水;斟泻(倾注);斟茶;给她斟一杯酒 考虑,考虑好坏,比较长短 斟量功伐。--《颜氏家训·省事》 又如斟酌损益(仔细考 斟zhēn ⒈倒上茶或酒等~茶。~酒。~碗水。 ⒉ ①斟酒。 ②仔细衡量考虑~酌利弊。
斟 zhen 部首 斗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3 斟 pour; 斟 zhēn (1) (形声。从斗,甚声。本义用勺子舀取) (2) 同本义 [ladle] 斟,勺也。--《说文》 斟,酌也。--《广雅》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吕氏春秋》 太行何艰哉,北斗不可斟。--唐·顾况《游子吟》 其御羊斟不与。--《左传·宣公二年》 羊羹不斟,而宋国危。--《淮南子·鏱称》 (3) 用壶倒酒或茶水 [pour] 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唐·李白《悲歌行》 (4) 又如斟酒;斟一杯水;斟泻(倾注);斟茶;给她斟一杯酒 (5) 考虑,考虑好坏,比较长短 [consider] 斟量功伐。--《颜氏家训·省事》 (6) 又如斟酌损益(仔细考虑,反复商讨,以决定增减、兴革);斟勺(考虑,吸取);斟裁(斟酌决定);斟量(酌量;估量) 斟 zhēn (1) 汤汁,羹汁 [soup] 斟,汁也。--《方言三》 厨人进斟,因反斗以击代王,杀之。--《史记·张仪列传》 (2) 古国名 [zhen state]。相传为夏同姓诸侯之国 斟酌 zhēnzhuó (1) [qualify; consider; deliberate]∶反复考虑以后决定取舍 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矣。--《国语·周语上》 再三斟酌 (2) [pour]∶往杯盏里倒酒供饮用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陶潜《移居》 独自斟酌 斟酌损益 zhēnzhuó-sǔnyì [consider the gains and losses] [处理事物]斟情酌理,掌握分寸。损减少。益增加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诸葛亮《出师表》 斟 zhēn ㄓㄣˉ (1) 往杯盏里倒饮料~茶。~酒。 (2) 古代指精羹汁厨人进~。 郑码ecte,u659f,gbkd5e5 笔画数13,部首斗,笔顺编号1221113454412
墍jì 1.涂泥;涂饰。
耡xun 1.飞。
绯 红色,深红色 绯,帛赤色也。--《说文新附》 佩服上色紫与绯。--韩愈《区弘南归》 又如绯桃(红色桃花);绯衣(古代朝官的红色品服;红色衣服);绯衫(红色衣服);绯袍(红色官服) 绯 fi红色~红。~衣。
囔囔 囔nng
于〈动〉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 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 取 昼尔于茅,宵尔索陶。--《诗豳风七月》 如;好像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
综 zeng 织布机上使经线上下交错以受纬线的一种装置 推而往,引而来者,综也。--《古列女传》 综 (形声。从金,呈声。本义器物经磨擦后闪光耀眼) 同本义 综光瓦亮 灯光下,大理石的地板锃光瓦亮 综亮 皮鞋擦得锃亮 综 zong (形声。从糸,宗声。 ①本义织布机上使经线上下交错以受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