峙 (形声。从山,寺声。本义稳固地、高高地立起) 同本义 五山始峙而不动。--《列子·汤问》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步出夏门行》 又如峙立 引申为相对耸立,对立 六国互峙。--晋·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 储备 峙乃糗粮。--《书·费誓》 以峙其峙。--《诗·大雅·崧高》 又如峙积(积储) 峙立 两山隔河峙立 峙shì ⒈ 峙zhì ⒈山屹立,耸立。〈引〉立,对立对~。互~。双峰相~。
峙 zhi 部首 山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09 峙 stand erect; tower; 峙1 shì --如繁峙”,(fánshì)山西一县名 另见zhì 峙2 zhì (1) (形声。从山,寺声。本义稳固地、高高地立起) (2) 同本义 [tower aloft] 五山始峙而不动。--《列子·汤问》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步出夏门行》 (3) 又如峙立 (4) 引申为相对耸立,对立 [stand face to face;tower facing each other] 六国互峙。--晋·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 (5) 储备 [store up] 峙乃糗粮。--《书·费誓》 以峙其峙。--《诗·大雅·崧高》 (6) 又如峙积(积储) 另见 shì 峙立 zhìlì [stand towering] 耸立 两山隔河峙立 峙1 zhì ㄓ╝ 直立,耸立~立。对~(相对而立)。两峰相~。 郑码llbd,u5cd9,gbkd6c5 笔画数9,部首山,笔顺编号252121124 stand erect;tower; 峙2 shì ㄕ╝ 〔繁~〕地名,在中国山西省。 郑码llbd,u5cd9,gbkd6c5 笔画数9,部首山,笔顺编号252121124
噏g1.古同"嘎"。
纷 (形声。从糸,分声。从糸”,表示与线丝等有关。本义马尾韬,扎束马尾的丝麻织物) 同本义 纷,马尾韬也。--《说文》。段玉裁注韬,剑衣也。引申凡为衣之称。《释名》曰‘纷,放也,防其放弛以拘之也。’” 旗上的飘带 青云为纷,虹霓为缳。--汉扬雄《羽猎赋》 又如佩纷(
碣 山高耸的;高大的 碣以崇山。--《汉书扬雄传》 碣 高大的岩石 碣,特立之石也。东海有碣石山。--《说文》 夹右碣石。--《书禹贡》。传海畔山。” 圆顶的石碑 封禅丘兮建隆碣。--《后汉书窦宪传》 又如碣子(墓碣);碣文(镌刻在碑石上的文字);残碑断碣 碣石的省称 东临碣石。--
鎕dun 1.即觯。古饮酒器。瓶形,侈口,圈足。
嬆x 1.庄严。 2.女性洁净。
閸kn 1.宫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