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繁体字:趾,笔画:11,拼音:zhǐ,部首:足

    简解

    趾 (形声。从足,止声。古所谓趾,指足,不指脚趾。脚指叫做指,趾是止”的后起字。本义脚) 同本义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诗·豳风·七月》 贲其趾。--《易·贲卦》 屦校灭趾。--《易·噬嗑卦》 麟之趾。--《诗·周南·麟之趾》 今君若步玉趾。--《左传·昭公七年》 足趾之所不蹈。--左思《吴都赋》。王力注足趾是同义词连用,‘趾’不是足指。” 又如趾股(腿脚);趾踵(脚);趾踵相接(形容人数之多);趾爪(脚爪) 脚指头 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脚趾(脚前端的分支); 趾zhǐ ⒈脚~高气扬(形容骄傲自大,得意忘形)。 ⒉脚指头脚~。鹅、鸭、龟等~间有蹼。 ⒊〈古〉通"址"。地基遗~。亭亭(高大)峻~。

    详解

    趾 zhi 部首 足 部首笔画 07 总笔画 11 趾 toe; 趾 zhǐ (1) (形声。从足,止声。古所谓趾,指足,不指脚趾。脚指叫做指,趾是止”的后起字。本义脚) (2) 同本义 [foot]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诗·豳风·七月》 贲其趾。--《易·贲卦》 屦校灭趾。--《易·噬嗑卦》 麟之趾。--《诗·周南·麟之趾》 今君若步玉趾。--《左传·昭公七年》 足趾之所不蹈。--左思《吴都赋》。王力注足趾是同义词连用,‘趾’不是足指。” (3) 又如趾股(腿脚);趾踵(脚);趾踵相接(形容人数之多);趾爪(脚爪) (4) 脚指头 [toe] 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明·魏学洢《核舟记》 (5) 又如脚趾(脚前端的分支);鹅鸭之类趾间有蹼;趾绊(本屐上的趾袢儿);趾趾(足尖轻轻着地行走的声音) (6) 支撑器物的脚 [leg] 鼎颠趾。--《易·鼎》 (7) 通址”。基址[foundation] 略基趾。--《左传·宣公十一年》 亭亭峻趾。--左思《魏都赋》 去上西山趾。--阮籍《咏怀》 趾高气扬 zhǐgāo-qìyáng [hold one's head high] 脚抬得高高,得意扬扬,形容骄傲自大、自命不凡的样子 趾骨 zhǐgǔ [phalanx] 脚趾上各块骨的统称,拇趾两块,其他各趾均三块 趾甲 zhǐjiǎ [toenail] 脚趾尖上所生的坚硬角质物 趾 zhǐ ㄓˇ (1) 脚~高气扬。 (2) 脚指头~骨。~甲。 (3) 踪迹庶追芳~”。 (4) 古同址”。 郑码jiii,u8dbe,gbkd6ba 笔画数11,部首足,笔顺编号25121212121

  • 挧y ⒈姓。

  • 谊 (会意兼形声。从言,从宜,宜亦声。宜,表示合宜。本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舍生取谊。--班固《幽通赋》 素闻先生高谊。--《公孙龙子迹府》 武王行大谊。--《汉书董仲舒传》 又如谊士(义士);谊主(指明礼义的国君) 意义,意思 会意者,比类合谊。--《说文解字叙》 儒

  • 衢〈名〉 (形声。从行,瞿声。行,本义是道路。本义四通八达的道路) 同本义 衢,四达谓之衢。--《说文》 必于四面之衢。--《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何天之衢。--《易大畜》 一兔走衢,万人逐之,一人获之,贪者悉止。--《三国志》裴松之注 填街盈衢。--柳宗元《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

  • 衄 鼻出血 衄,鼻出血也。从血,丑声。--《说文》。俗字作衵 春不鼽衄。--《素问金匮真言论》 此人奉使出门,卒尔鼻衄。--《大庄严论经》 泛指人体各部位的出血 畏缩 未战而退,先自摧衄,亦古之所忌。--《晋书》 挫折;挫伤;失败 莫不衵锐挫铓。--左思《吴都赋》 流闻东军失备,师徒

  • 儩sì 1.完;尽。

  • 在 (形声。小篆字形。从土,才声。表示草木初生在土上。本义存活着,生存,存在) 同本义 在,存也。--《说文》。按,字从土,与坐同意。 见龙在田。--《易乾》 父母在,不远游。--《论语里仁》 疾在腠理。--《韩非子喻老》 病在肌肤。 则无所不在。--《淮南子原道》 在往者,在来者。

按首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笔画数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 51
大家正在查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