缒 (形声。从糸,追声。本义糸在绳子上放下去) 同本义 缒,以绳有所悬也。--《说文》 夜缒纳师。--《左传·襄公十九年》 子占使师夜缒而登。--《左传·昭公十九年》 敌兵攻城,纲身督战,募壮士缒城而下。--《宋史》 又如缒关(从关门旁缘绳而下);缒城(由城上以绳索垂至平地,缘之而下) 拽;拉 缒 绳索 登者六十人,缒绝,师鼓噪,城上之人亦噪。--《左传》 又如缒绝(绳断);系缒(系结绳索) 缒zhuì用绳索拴住人或物从高处往下送将这些砖块从楼上~下去。
缒 zhui 部首 纟 部首笔画 03 总笔画 12 缒 let down with a rope; 缒 (1) 縫 zhuì (2) (形声。从糸(mì),追声。本义糸在绳子上放下去) (3) 同本义 [let down (with a rope)] 缒,以绳有所悬也。--《说文》 夜缒纳师。--《左传·襄公十九年》 子占使师夜缒而登。--《左传·昭公十九年》 [烛之武]夜缒而出。--《左传·僖公三十年》 敌兵攻城,纲身督战,募壮士缒城而下。--《宋史》 (4) 又如缒关(从关门旁缘绳而下);缒城(由城上以绳索垂至平地,缘之而下) (5) 拽;拉 [pull;draw]。如缒牛(拉牛;牵牛);缒手(拉手) 缒 (1) 縫 zhuì (2) 绳索 [rope] 登者六十人,缒绝,师鼓噪,城上之人亦噪。--《左传》 (3) 又如缒绝(绳断);系缒(系结绳索) 缒 (縫) zhuì ㄓㄨㄟ╝ 用绳索拴住人或物从上往下放~城而下。 郑码zwmy,u7f12,gbke7c4 笔画数12,部首纟,笔顺编号551325151454
鶟tú 1.见"鹘鶟"。
腠 (形声。从肉,奏声。本义腠理。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 同本义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韩非子》 腠 còu 【腠理】中医指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
缙 (形声。从糸,表示与线丝有关。晋声。本义赤色帛) 同本义 缙,帛赤色也。--《说文》 缙云氏有不才子礼有缙缘。--《左传文公十八年》 缙绅而无钩带矣。--《荀子礼论》 其语不经见,缙绅者弗道。--《汉书郊祀志上》 又如缙绅便览(古代的官吏名录);缙云(黄帝时官名。黄帝以云名官
禲lì 1.指死后无人举行葬祭之礼的鬼。
驔diàn 1.膝胫有长毛的马。 2.见"骖驔"。
儣kung 1.见"儣倆"。 2."圹"的讹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