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 粽子 服玩果粽,足以致诚。--《南史》 粽(糵)zòng
粽 zong 部首 米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14 粽 (1) 糵 zòng (2) 粽子 [glutinous rice dumpling] 服玩果粽,足以致诚。--《南史》 粽粑 zòngbā [glutinous rice dumpling;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eves] [方]∶粽子 粽子 zòngzi [glutinous rice dumpling;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eves] 一种用竹叶或苇叶包成三角锥体或其他形状的糯米食品,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楚人每于端午以竹筒贮米投江祭之◇世沿其习俗,以粽子为端午节食品。又叫角黍” 粽 zòng ㄗㄨㄥ╝ 〔~子〕用箬叶或苇叶裹糯米做成的多角形的食品。亦称角黎”。 郑码ufwb,u7cbd,gbkf4d5 笔画数14,部首米,笔顺编号43123444511234
鴘bin 1.鹰二岁时的羽色。
灲xio ⒈古同灱”。
莠 (形声。从苃,秀声。恶草的通称,常用以比喻恶人、俚人) 草名,即狗尾草” 莠,禾粟下扬生莠。--《说文》。按,禾粟之穗,生而未成,坠地生莠。今之狗尾草,即董蓈也。 惟莠骄骄。--《诗齐风甫田》 品质坏的、不好的人 好言自口,莠言自口。--《诗小雅正月》 又如良莠不齐 莠 比喻坏
谛 (形声。从言,帝声。本义细察;详审) 同本义 谛,审也。从言,帝声,字亦作謆。--《说文》 军当远出,卿诸人好谛其事。--《三国志》 明白;了解 或有未谛,循循诱之。--鲁迅《且介亭杂文》 谛 详细,仔细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 审谛之,短小,黑赤
缒 (形声。从糸,追声。本义糸在绳子上放下去) 同本义 缒,以绳有所悬也。--《说文》 夜缒纳师。--《左传襄公十九年》 子占使师夜缒而登。--《左传昭公十九年》 敌兵攻城,纲身督战,募壮士缒城而下。--《宋史》 又如缒关(从关门旁缘绳而下);缒城(由城上以绳索垂至平地,缘之而下)
竉lng 1.孔;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