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形〉 (形声。从人,敖声。本义骄傲;傲慢无理) 同本义 傲,倨也。--《说文》 经传以敖为之 凡视上于面则敖。--《礼记·曲礼》 彼交匪敖。--《诗·小雅·桑柔》 不吴不敖。--《诗·周颂·丝衣》 敖而无足数者。--《史记·游侠传》 执币,傲。--《左传·文公九年》 齐音傲辟乔志。--《礼记·乐记》 图傲救世之士哉。--《庄子·天下》 弟敬爱兄谓之悌,反悌为傲。--《贾子道术》 令尹甚傲而好兵,子必谨敬。--《韩非子·内储说下》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魏征《十三斩不克终疏》 又如傲兀( 傲ào ⒈自高自大~慢。骄~。 ⒉藐视,不屈~然而视。 傲áo 1.出游。参见"傲虐"﹑"傲戏"。
傲 ao 部首 亻 部首笔画 02 总笔画 12 傲 defy; proud; 傲 ào 〈形〉 (1) (形声。从人,敖声。本义骄傲;傲慢无理) (2) 同本义 [proud;arrogant] 傲,倨也。--《说文》 (3) 经传以敖为之 凡视上于面则敖。--《礼记·曲礼》 彼交匪敖。--《诗·小雅·桑柔》 不吴不敖。--《诗·周颂·丝衣》 敖而无足数者。--《史记·游侠传》 执币,傲。--《左传·文公九年》 齐音傲辟乔志。--《礼记·乐记》 图傲救世之士哉。--《庄子·天下》 弟敬爱兄谓之悌,反悌为傲。--《贾子道术》 令尹甚傲而好兵,子必谨敬。--《韩非子·内储说下》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魏征《十三斩不克终疏》 (4) 又如傲兀(高傲不屈的样子);傲睨(傲然睨视,形容倨傲,看不上一切);傲态 (5) 急躁 [irrascible;irritable;impatient] 不问而告谓之傲。--《荀子·劝学》 傲 ào 〈动〉 (1) 傲慢而轻视 [despise] 民慕其利而傲其罪。--《韩非子·六反》 恃才傲物。 --《南史·萧子显传》 (2) 如傲俗(蔑视俗人);傲上(对上倨傲) 傲岸 ào àn [be proud of oneself;haughty] 高傲自负,不屑随俗 傲岸云悴之际,颉顽龙云之间。--《晋书·郭璞传》 傲骨 àogǔ [lofty and unyielding character;innate pride;spirit oof loftiness] 高傲不屈的风骨 傲慢 àomàn [arrogant;haughty;coontemptuous;disdainful] 看不起人,对人怠慢没有礼貌 态度傲慢 她忍着被侮辱了的心情,一个一个地打量着这些人的欢愉和对她的傲慢。--《果树园》 傲气 àoqì [air of arrogance;haughtiness;pride] 骄傲的神态和作风 傲气不可有,傲骨不可无 傲然 àorán (1) [loftily;proudly]∶高傲地 他学者似的,很傲然 (2) [unyieldingly]∶有时用褒义,形容坚强不屈的样子 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勃勃,傲然屹立。--《松树的风格》 傲视 àoshì [look down upon;regard superciliously;show disdain for] 高傲自负而轻视他人 傲视群雄 傲 ào ㄠ╝ (1) 自高自大骄~。~岸(形容性格高傲)。~骨。~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视。高~。孤~。 (2) 藐视,不屈~然。~霜斗雪。 郑码ncym,u50b2,gbkb0c1 笔画数12,部首亻,笔顺编号321121533134
遌è 1.相遇,遇见。 2.抵触。
悔 (形声。从心,每声。本义悔恨,懊悔) 同本义 悔,恨也。--《说文》 宜无悔怒。--《诗大雅云汉》 此讲之悔也。--《战国策秦策》 悔不杀汤于夏台。--《淮南子泛论》 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史记屈原列传》 天其以礼悔祸于许。--《左传隐公十一
肫 面颊 肫,面颊也。--《说文》 肫,俗谓之两颧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禽类的胃 臀 胯大肫高,决片牛唇口,粗能饮村酒。--《刘知远诸宫调》 肫 恳切,真挚 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礼记中庸》 又如肫切(真诚恳切);肫宏(诚挚而宽宏);肫肫(诚恳);肫肫煦
嗄〈叹〉 同啊”。表示省悟或惊奇 嗄!难道这里是没有地方官的么?--宋佚名《新编五代史平话》 嗄á叹词。在句首,〈表〉疑问或反问~,这是什么?~,你想干什么?"嗄"另见shà㈠。 嗄shà ⒈声音嘶哑~声。 嗄a 1.助词。表示强调﹑肯定或辩解。 2.助词。方
摒 除去不用 摒绝 摒绝妄念 摒绝一切应酬 摒弃 摒弃杂务,专心学习 摒 bìng排除。
欟gung 1.日本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