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繁体字:聰,笔画:15,拼音:cōng,部首:耳

    简解

    聪 (形声。从耳,总声。本义听力好) 同本义 聪,察也。--《说文》 听曰聪。--《书·洪范》 闻审谓之聪。--《管子·宙合》 耳彻为聪。--《庄子·外物》 尚寐无聪。--《诗·王风·兔爰》 又如聪耳(听觉灵敏的耳朵) 明察。指耳闻声音而心能辨别其是真假 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聪察(擅长审辨);聪察轩昂(明察真伪,仪态不凡);聪听(明于听取;明于辨察) 聪明,有才智 听曰聪,聪者,能闻事而审其意也。--《春秋 聪 cōng ①听觉失~。 ②听觉灵敏耳~目明。 【聪颖】聪明机灵。

    详解

    聪 cong 部首 耳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15 聪 acute hearing; faculty of hearing; 聪 (1) 聰 cōng (2) (形声。从耳,总声。本义听力好) (3) 同本义 [(of hearing) acute] 聪,察也。--《说文》 听曰聪。--《书·洪范》 闻审谓之聪。--《管子·宙合》 耳彻为聪。--《庄子·外物》 尚寐无聪。--《诗·王风·兔爰》 (4) 又如聪耳(听觉灵敏的耳朵) (5) 明察。指耳闻声音而心能辨别其是真假 [astute] 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6) 又如聪察(擅长审辨);聪察轩昂(明察真伪,仪态不凡);聪听(明于听取;明于辨察) (7) 聪明,有才智 [clever] 听曰聪,聪者,能闻事而审其意也。--《春秋繁露·五行五事》 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三国志·诸葛亮传》 聪者不得用其诈。--《韩非子·有度》 不聪敬止。--《诗·周颂·敬之》 (8) 又如聪哲(聪明多智);聪明自误(天资聪明的人,反被聪明所误);聪智(指聪明而有才智) 聪 (1) 聰 cōng (2) 听;听觉 [faculty of hearing]。如左耳失聪 聪慧 cōnghuì [bright;intelligent] 聪明;明慧 自幼聪慧 聪敏 cōngmǐn [quick] 聪明,头脑反应快 一个聪敏、才华横溢的学生 聪明 cōngming (1) [wise]∶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资治通鉴》 聪明人 (2) [sensitive]∶听觉和视觉灵敏 耳目聪明 聪明反被聪明误 cōngming fǎn bèi cōng ming wù [cleverness may overreach itself;clever people may be dupes of their own cleverness;clever people may pay a high price for being too clever] 讽刺一个人工于心计,结果反倒害了自己。 聪颖 cōngyǐng [intelligent] 聪明敏锐 聪 (聰) cōng ㄘㄨㄥˉ (1) 听觉失~。 (2) 听觉灵敏耳~目明。 (3) 心思灵敏~明。~睿。~慧。~颖。 郑码cejw,u806a,gbkb4cf 笔画数15,部首耳,笔顺编号122111432514544

  • 鵫jì 1.鵫?。

  • 礰lì 1.见"礷礰"。 2.见"的礰"。 3.见"礰礋"。

  • 逭 逃避 逭,逃也。--《说文》 行相避逃谓之逭。--《尔雅释言樊》 又如逭署(避署);逭诛(逃避杀头);逭责(逃避责任);逭咎(逃避责任) 免除 如逭我罪,施材百具,絮衣百领,肯之乎?--《聊斋志异》 又如逭劳(消除疲劳) 更迭 逭,迭也。--《玉篇》 逭huàn避,逃~暑。罪不可~。

  • 氮 一种普通的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7,游离态的氮通常为无色、无嗅、无味的不溶性双原子惰性气体,约占空气的78%(按体积计) 氮 dàn符号n。无色、无臭气体。不能燃烧,通常情况下化学性质不活泼,但高温下可和氢、氧以及某些活泼金属化合。空气中约有3/4的氮,是重要的植物

  • 閺wén ⒈闅”的讹字。

  • 鰌lí 1.鲥鱼的别名。 2.见"鰌鰀"。

按首字母搜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笔画数搜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9 51
大家正在查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