蹙 (形声。从足,戚声。本义紧迫,急促) 同本义 政事愈蹙。--《诗·小雅·小明》 又如蹙变(急速变化) 困窘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蹙迫(困窘,窘迫);蹙境(边境防务窘迫) 愁苦的样子 局促不安的样子 蹙然衣粗食恶。--《荀子》 又如蹙促(局促不安的样子) 狭窄,狭小 蹙 < 蹙 cù ①紧迫穷~。 ②皱(眉头);收缩别老~着眉头。 【蹙眉】皱眉头。
蹙 cu 部首 足 部首笔画 07 总笔画 18 蹙 frown; pressed; 蹙 cù (1) (形声。从足,戚声。本义紧迫,急促) (2) 同本义 [urgent] 政事愈蹙。--《诗·小雅·小明》 (3) 又如蹙变(急速变化) (4) 困窘 [embarrassed]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蹙迫(困窘,窘迫);蹙境(边境防务窘迫) (6) 愁苦的样子 [worried;be in straitened circumstances]。如蹙怖(忧愁恐惧的样子);蹙然(忧愁不悦的样子) (7) 局促不安的样子 [respectful and careful] 蹙然衣粗食恶。--《荀子》 (8) 又如蹙促(局促不安的样子) (9) 狭窄,狭小 [narrow]。如蹙弱(迫窄弱小);蹙澳(水流狭窄弯曲) 蹙 cù (1) 聚拢;皱缩 [knit one's brows;frown] 举疾首蹙额而相告。--《孟子》 (2) 又如蹙恨(皱起眉头表示怨恨);蹙沓(形容多而密集的样子) (3) 逼迫;追逼 [force;compel] 蹙也百里。--《诗·大雅·召昮》 (4) 又如蹙迫(逼迫);蹙促(逼迫);蹙击(迫击;追击) (5) 接近;迫近 [be close to;approach] 今也日蹙国百里。--《诗·大雅·召昮》 (6) 又如蹙迫(逼近) (7) 缩小;减削 [contract;lose] (8) 又如蹙頾(缩鼻哭泣);蹙土(蹙地。损失国土);蹙动(皱缩) (9) 通蹴”。踢;踏 [kick;step on] 以足蹙路马刍,有诛。--《礼记·曲礼上》 一蹙自造青云,何至于驽马争路。--《南史·刘穆之传》 扬鞭一蹙破霜蹄,万骑如风不能及。--苏轼《申王画马图》 (10) 又如蹙鞠(踢球);蹙踏(踢;踩踏) 蹙额 cù é [frown;knit one's brows] 不高兴或全神贯注时的皱眉头 举疾首蹙頾而相告。--《孟子·梁惠王》 蹙缩 cùsuō (1) [shrink]∶收缩 衣服一洗蹙缩得不成样子了 (2) [withdraw]∶退缩 畏难蹙缩 蹙 cù ㄘㄨ╝ (1) 紧迫穷~。 (2) 皱,收缩~眉。~额。~皱。~缩。~金(用拈紧的金线刺绣,使刺绣的纹路绉缩起来。亦称拈金”)。 (3) 局促不安~~。 郑码hmkj,u8e59,gbkf5be 笔画数18,部首足,笔顺编号132112345342512134
胶〈名〉 (形声。古代胶”用动物的皮煮制而成,所以从肉”。段玉裁说皮近肉,故字从肉。”本义粘性物质,用动物的皮角或树脂制成) 同本义 胶也者,以为和也。--《考工记弓人》 又如胶鳔(用鱼鳔煮治而成的胶);胶漆(胶与漆。比喻事物的结合非常紧密;或比喻交情深厚);胶青(胶清。已制
幸 幸,吉而免凶也。--《说文》 幸而至于旦。--《礼记檀弓》 不幸短命死矣。--《论语》。皇疏凡应死而生曰幸。应生而死曰不幸。” 幸甚。--曹操《步出夏门行》 生固幸而遇予。--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知幸与不幸。 幸获名成。--清周容《芋老人传》 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
袐bì 1.刺。
湠tàn 1.见"湠漫"。
巃lóng 1.见"巃嵸"。
胳 (形声。从骨,各声。本义禽兽之骨。引申为人或动物的骨骼”) 骨头 骼,禽兽之骨曰骼。--《说文》 骼,腰骨也。--《埤苍》 掩骼埋胔。--《礼记月令》 死人的骨头,枯骨 胳 牲畜的后胫骨◇作骼” 胳肢 看我不胳肢你个小妮子!--俞林《人民在战斗》 胳 (形声。从肉,各声。本义腋下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