耷 大耳朵 耷,大耳也。--《玉篇》 耷 下垂 春兰一下子耷下脸来。--梁斌《播火记》 耷 dā大耳朵。 【耷拉】向下垂脑袋~着。
耷 da 部首 耳 部首笔画 06 总笔画 09 耷 big-eared; 耷 dā 大耳朵 [big-eared] 耷,大耳也。--《玉篇》 耷 dā 下垂 [droop] 春兰一下子耷下脸来。--梁斌《播火记》 耷拉 dālɑ (1) [loll]∶松弛地下垂 她牵着热毛子马,脑袋耷拉着,见人就叹命不好。--周立波《暴风骤雨》 (2) [slouch]∶松弛地向下挂着 一顶帽沿耷拉下来的帽子 耷 dā ㄉㄚˉ 大耳朵。 〔~拉〕向下垂,如~~着脑袋不吭声”。亦作搭拉”(拉”均读轻声)。 郑码gdce,u8037,gbkdec7 笔画数9,部首耳,笔顺编号134122111
靴 (形声。从革,化声。革,皮革。本义高到踝骨以上的长筒鞋) 同本义 尝有人著靴骑驴,至兆门外。--《晋书》 又如靴叶子(塞藏在靴筒内可折叠的票夹);靴桶(靴靿。靴筒);靴衫(乘马时所穿的衣服);靴袍(穿靴时所服的官袍) 靴(韞)xu长筒的鞋雨~。马~。皮~子。
臐xn 1.羊肉羹。
鄃 古县名 鄃sh 1.汉县名。故址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夏津县东北。
囦yun"渊"的古体字。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说文》 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白虎通》 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犴〈名〉 产于中国北方的一种野狗,似狐而小,黑喙 犴,胡地野狗也。--《说文》 犴,野狗,似狐,黑喙。--《字林》 古时乡亭的拘留所,后泛指监狱 狱犴不治。--《荀子宥坐》 又如犴户(犴庭,犴圄,犴狴,犴狱。皆指监狱);犴讼(狱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