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 (形声。从攴,啇声。本义匹敌;对等) 同本义 敌,仇也。--《说文》 敌,匹也。--《尔雅》 四国之兵敌。--《战国策·秦策》。注强弱等也。” 且夫自敌以下。--《国语·楚语》 敌国宾至。--《国语·周语》 敌则能战之。--《孙子·谋攻》 又如试看天下谁能敌;敌体(彼此地位相等,不分上下);敌礼(平等的礼节);匹敌(谓才艺相当);势均力敌 抵抗;抵挡 (司马懿)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三国演义》 又如敌不住;寡不敌众 攻击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聊斋志异 敌 dí ①仇敌~人、抗~。 ②对抗;抵拒所向无~。 ③同等;相当势均力~。 【敌敌畏】〈外〉一种有机磷杀虫剂,为稍带芳香臭体的无色透明液体。 【敌酋】敌人的头子。 【敌人】敌对的人或敌对的方面。
敌 di 部首 攵 部首笔画 04 总笔画 10 敌 enemy; fight; foe; oppose; 敌 (1) 敵 dí (2) (形声。从攴(pū),啇(dí)声。本义匹敌;对等) (3) 同本义 [match] 敌,仇也。--《说文》 敌,匹也。--《尔雅》 四国之兵敌。--《战国策·秦策》。注强弱等也。” 且夫自敌以下。--《国语·楚语》 敌国宾至。--《国语·周语》 敌则能战之。--《孙子·谋攻》 (4) 又如试看天下谁能敌;敌体(彼此地位相等,不分上下);敌礼(平等的礼节);匹敌(谓才艺相当);势均力敌 (5) 抵抗;抵挡 [fight;resist;withstand] (司马懿)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三国演义》 (6) 又如敌不住;寡不敌众 (7) 攻击 [attack]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聊斋志异·狼三则》 敌 (1) 敵 dí (2) 仇敌;敌人 [enemy] 秦人开关延敌。--汉·贾谊《过秦论》 (3) 又如政敌;天敌;敌不可假(不可宽容敌人);敌垒(敌人的营垒);敌特;敌探 敌百虫 díbǎichóng [dipterex] 一种有机磷杀虫剂,用于农作物的保护、防治牲畜皮肤寄生虫等 敌档 dídàng [a folk art term] 曲艺术语。苏州评弹等指在同一地区相邻处同时演出的本门类的两档或两档以上的演员。--亦称对档” 敌对 díduì [hostile] 因利害冲突而不能相容;仇视而相对抗 敌对分子 敌方 dífāng [enemy] 敌人方面 敌害 díhài [harmful animal] 桅某种动物的动物,叫做这种动物的敌害 青蛙遇到它的敌害--蛇时,往往便逃之夭夭 敌后 díhòu [enemy's rear area] 战时敌人的后方 深入敌后 敌机 díjī [enemy plane] 敌方的飞机 敌舰 díjiàn [enemy warship] 敌方的舰艇 敌军 díjūn [hostile forces;enemy troops] 敌人的全部兵力 敌军全部被歼 敌忾 díkài [hatred towards the enemy] 对敌人的愤恨 同仇敌忾 敌忾同仇 díkài-tóngchóu (1) [a common danger causes common action;be unanimous in their hatred against the enemy] 指抱着共同的愤,一致对付敌人 十年抗战,共赋无衣,敌忾同仇,卒致胜利,而今却成为追忆了。--郭沫若《洪波曲·南京印象》 (2) 亦作同仇敌忾” 敌寇 díkòu [damned invader] 武装入侵的敌人 敌情 díqíng [the enemy's situation] 敌方的情况,特指敌方对我方采取的行动 侦察敌情 敌酋 díqiú [enemy chieftain] 敌人的首领 敌区 díqū [enemy region] 敌人占领或控制的地区 敌人 dírén (1) [enemy;foe] (2) 企图使某人或某事受到损害,或企图推翻使某人某事遭到失败的人 (3) 互相仇恨而敌对的人或敌对的方面 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敌视 díshì [stand against;be hostile to;be antagonistic to] 当成仇敌看待;仇视 我们的政策并不敌视任何国家 敌手 díshǒu (1) [opponent;match;adversary]∶能力相当的对手;可以匹敌的对手 他的敌手太多 他根本不是我的敌手 (2) [enemy hands]∶敌人的掌握之中,敌人手中 落入敌手 敌台 dítái (1) [enemy broadcasting station]∶敌方的电台 破获敌台 (2) [lookout tower]∶在城墙或冲要处的建筑,用来防御或眺望敌人 敌探 dítàn [enemy spy] 敌方派遣的刺探我方机密情报的间谍 敌探全部落网 敌特 dítè (1) [enemy spy]∶敌方派来的特务 敌特很狡猾 (2) [enemy agent]∶敌人派来的代理人 肃清敌特 敌伪 díwěi [the enemy and the puppet regime(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指我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汉奸及其政权 敌伪人员 敌我矛盾 dí-wǒ máodùn [contradictions between ourselves and the enemy] 敌对阶级之间由于根本利害冲突而产生的矛盾 敌焰 díyàn [the enemy's arrogance] 敌人的气焰 敌焰嚣张 敌意 díyì [hostility;enmity;animosity] 敌视的心理 他对此怀有敌意 敌阵 dízhèn [enemy position] 敌人的阵地 敌 (敵) dí ㄉㄧˊ (1)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人。~方。~寇。 (2) 指敌人~后。~情。~酋。~特。轻~。克~制胜。 (3) 抵挡寡不~众。 (4) 相当势均力~。匹~。~手(能力相等的对手)。 (5) 仇视~意。诸侯~王所忾”。 郑码mimo,u654c,gbkb5d0 笔画数10,部首攵,笔顺编号3122513134
谱 (形声。从言,普声。本义记载事物类别或系统的书) 同本义 谱,牒也。--《广雅》 谱,籍录也。--《说文新附》。朱骏声曰桓君山云,太史公三代世表,旁行斜上,普效周谱,是谱之名起于周代也。” 十二曰谱系,以纪世施继序。--《旧唐书经籍志上》 又如食谱;歌谱;谱学(研究氏族或宗族
湮 (形声。从水,垔声。本义埋没,不被人所知道) 同本义 始丧乱后,典章湮散。--《新唐书魏征传》 又如湮没不彰(埋没不显著);湮佚(埋设,散失);湮沉(湮沈;湮泯;湮昧;湮埋。埋没) 淹没 淤塞;填塞;堵塞 郁湮不育。--《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湮,塞也。” 昔老禹之湮洪水,决江河。--
脔 (形声。从肉。羉声。本义小块肉) 同本义 一曰切肉,脔也。--《说文》 嘬谓一举尽脔。--《礼记曲记》注 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淮南子说林训》 又如脔脔(切成小块的肉);脔脍(切成块的鱼肉) 量词。用于块状的鱼肉 脔 切肉成块 脔,舑也。--《说文》 棘人脔脔兮。--《诗桧
映 (形声。从日,央声。本义照) 同本义 映,明也。--《说文新附》 日阴曰映。--《通俗文》 冠盖相映。--《后汉书张衡传》 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映日不可逼视。--《广东军务记》 又如映耀(辉映;照耀);映日(映照着日光);辉映(照耀,映射) 反映,因光线
棳zhu 1.梁上的短柱。 2.犹缀。连接。
哈〈动〉 (形声。从口,合声。本义以唇啜饮。同歃”) 张口呼气 哈 身子略弯,以此表示礼貌(不及鞠躬郑重) 哈 口 臾儿、易牙,淄 渑之水合者,尝一哈水而甘苦知矣;故圣人之论贤也,见其一行而贤不肖分矣。--《淮南子汜论训》 哈〈叹〉 --表示满意、惊喜或赞叹 哈〈象〉 笑声 黄檗